中国楼市危险时刻的六大重型武器
中国救楼市还有更重型的武器,只不过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真到了危险时刻,是肯定会用的。
中国国庆长假前一天,央行与银监会突然发布取消楼市限贷的通知,楼市由此迎来久违的“黄金周”,大家对此次“重大利好”的性质、影响,目前仍在热烈讨论中。
有一种观点认为,此次“信贷新政”是国家能给房地产的最大利好,如果仍然不能奏效,中央政府已经“无牌可出”,“无子弹可打”。
财经媒体人刘晓博表示: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政府手里还有更重型的武器,只不过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属于“杀敌一千、自损九百”的东西,不想用也不能轻易用。
第一张牌:全面降准
广义货币M2跟存款准备金率高低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20%,理论上货币乘数就是5,但由于各个银行有“超额存款准备金”(为应付储户日常支取存放的现金),加上民众(还有贪官)手里的现金,货币乘数实际为4.2倍。
如果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10%,就足以让M2翻倍,让全国楼市价格翻倍,一线城市房价上涨3倍以上(人民币计价)。
但这样玩,显然是灾难,因为通胀会让低收入者无法生活。而人民币汇率,也将因此崩溃,无法维持目前跟美元6.15左右的比值,出口加工业将受到严峻挑战。
所以到明年,当美元加息的时候,央行肯定要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来对冲,因为国际热钱会加速离开中国。如果楼市需要,全面降准的力度就可以加大。
当然,如果那样M2增速肯定会超过13%(这是最近两三年的目标),达到15%以上。到了那个时候,其实就用通胀救楼市,救经济。或者说,是饮鸩止渴。
第二张牌:降息
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表示,央行降息关键作用是防止严重通缩预期出现,否则将形成企业库存增加、生产减少、消费者持币待购的恶性循环。
降息对楼市和股市来说,都是重大利好,如果需要,政府可以作出这个选择。但副作用同样明显:金融风暴以来,全世界都在降低企业、政府、个人的负债率,也就是所谓的“去杠杆”,因为这是经济转型的前提。
美国之所以有今天的复苏,就是先成功“去杠杆”(这个非常痛苦),然后开启了人类新一轮工业革命(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以3D打印为代表的制造业革命,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
中国在金融风暴后,一直用“加杠杆”(提高企业、政府、个人负债率)的方式来度过难关。此次房地产救市,其实就是鼓励个人买房,鼓励个人“加杠杆”,鼓励个人将钱投入房地产,而不是创业。
中国普通家庭目前资产80%是房子,房地产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中国政府,还绑架了贪婪的中国人。所以,救市必须是权宜之计,是为改革赢得时间的权宜之计,否则真是没有未来。
著名房地产评论员陈宝存认为,降息利好楼市。央视财经频道特邀评论员林耘持相同观点,他认为,降息最为直接的受益者仍是地产。
第三张牌:全面减税
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表示,虽然央行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不排除其突然“变脸”,降息降准对经济是强心剂,一时肯定能够起到作用,但从中国目前特殊情况看,作用和效果都很值得怀疑。全面降息不如全面减税。
更多金融业资讯,案例、法规、分析、创新、PE/VC、IPO、三板、并购重组、银行、债市、信托、项目融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劵化、风险管控、基金管理、小贷、典当、担保、保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知识等,学习、交流,尽在《中国资本联盟》平台。让我们以诚携手共进,缔造中国金融未来。(投稿、商务合作、发送邮箱:cac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