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白癜风 http://pf.39.net/xwdt/181221/6731900.html
-05-:31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李世超
每天凌晨3点,涂金玉就和助手郭明胜起床去捞龙虾了,一天五六百斤,早上6点就被买家“抢光”。
“今天捞的小龙虾早上已经卖完了,预订明天的吧!”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安吉县梅溪镇华光村的草滩家庭农场时,农场主涂金玉正一边接电话,一边在本子上统计着明天的订购量。他身旁,就是占地亩的虾稻共养基地。
稻虾共养的水田
草滩家庭农场采用的是“虾稻共生”的养殖模式。从去年才开始,涂金玉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4米宽、1.5米深的大沟环形虾沟。“每到插秧时节,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龙虾移至沟内生长。等秧苗长结实了,再把沟里的幼虾引回到稻田里。这样做,四五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又收获一季虾,就是‘一稻两虾’。”涂金玉介绍,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可以除草、松土,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
生态养殖的小龙虾非常干净
在这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条中,小龙虾及水稻的品质都得到了保障。涂金玉告诉记者,这种种养模式,一年可以亩产高品质小龙虾斤,优质稻斤,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四五倍。
“为了保证小龙虾的品质,我们基地的水稻根本不施农药。现在我家的小龙虾一斤要30元,高于市场价30%,稻米7元一斤,是市场的3倍。”涂金玉说,他的龙虾专供上海、苏州、宁波等地的高端酒店、超市。
涂金玉和助手郭明胜。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钱景”,涂金玉将“虾稻共养”的模式介绍给了周边村民,让乡亲们也能一起致富。现在,草滩家庭农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推广“虾稻共生”模式,促进农业优化升级。目前这种高效种养模式已在天子湖镇等多个地方得到采用,“我们提供虾苗,提供技术,农户只要提供劳力就可以。”涂金玉说,已经有8户农户共亩水田加入进来了。年,所有养殖区域的虾稻总产值近万元。明年他还准备再增加亩面积。
记者了解到,年至年,安吉县小龙虾养殖面积从50亩迅速发展到1亩,主要分布在梅溪镇、天子湖镇、递铺街道。年,该县小龙虾年产量吨,年产值万元。
“安吉有着山清水秀的天然优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是发展生态小龙虾产业的好地方。”安吉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安吉将引导养殖户积极开展“虾稻共生”综合种养,让水稻绿色种植和小龙虾科学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一地两用、渔粮双赢、生态双收,既扩大了小龙虾养殖面积,又让农户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