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禁止小龙虾?我国咬牙切齿十余年小龙虾,大败吃货
小龙虾是一种人人都爱吃的美味,尤其是夏季,一只麻辣烫的大虾,再加上一瓶冰镇的啤酒,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下去的,就拿我们的邻居日本来说,这种食物不但算不上美味,反而让人很反感。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一种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的侵略者,日本政府还颁布了一条禁令,严禁贩卖小龙虾,并且在自己国家的海域内自由捕捞。
刺尾鱼
所以,为何中国与日本人对待同一物种的差别如此之大?要解答这一问题,必须从简单地了解虾的起源。
我们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称,实际上,它的本名是一种叫做“克氏原螯虾”,最初在亚洲还没有出现过,但实际上,它的起源在美洲,直到最近几年,才通过国际市场,传到了亚洲。
日本是第一个被介绍给中国的,他们并没有将其当成食物,只将其当做食物,然后通过中日两国的贸易,来到了中国。
数据表明,这些小龙虾对于中国的生存条件非常的满意,它们的繁殖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只虾一年的产量就超过了三百颗,从出生到孵化,也就是一个多月的事情。
其实不光是中国,就连日本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在一些岛屿附近,大部分海域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当地的环境环境也是被严重的损害,比如说有些河流的堤防,里面的小龙虾会在这里建造很多的蜂巢,就好像是蚂蚁在啃食木质的立柱,严重的会影响整个大坝的安全。
由于对生存环境和养分的需求,使得耕地也被小龙虾捕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害。
就中国而言,小龙虾其实并不算是外来物种,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名菜,从南方到北方,从西方到东方,遍布整个国家,各种烹调方式五花八门,味道也是五花八门。
现在的淡水资源消耗很大,就算是天然的繁育,也远远达不到市场的要求,就算是人工饲养,一年的产量也在百万吨以上,年更是超过了两百万吨,你也许会想,日本人为何不爱吃小龙虾?他们不觉得好吃么?
种系侵染
其实道理也是非常的单纯,大家都清楚,日本以前就有过核辐射事故,导致许多水体被污染,除了检验合格的海产品之外,大部分人都不会食用。
日本的小龙虾大多都是野外的,很可能会被感染,他们会认为这种食物很脏,不能保证安全。
而我们在中国的时候,所食用的小龙虾,大部分都是人工饲养的,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也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日本是一个海鲜大省,海鲜很多,可以用来代替,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太过执着。
在理解小龙虾的过程中,必须将其区别开来,无论是从食物上,还是从对生态的角度来看,都有很大的不同。
就像是野生的小龙虾,不但无法食用,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是在生态上,那么就会对水源造成巨大的危害。
上世纪末年长江发生的洪涝灾害,也有部分是由于虾蟹在大坝上筑巢,使得大坝承受能力下降,最终没能抵御住狂暴的洪流,自此之后,大河修建大坝时,将会将其列为重点的检测指标。
云南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当地特有的露台是一个很好的农业基地,然而,由于小龙虾的入侵,导致了梯田的构造遭到严重的损坏,从四面八方挖出一个个窟窿,摧毁了整个平台的基础。
早在的时候,云南有一位不了解这种生物的危险,就花钱从国外购买了一只小龙虾,然后放到了池塘里养殖,可是现在,这些小龙虾却越来越多,从一个小小的池塘,一直延伸到了云南。
由于其大量的繁殖,使得海水里面的鱼类和鱼类都丧失了生存的场所和养分,大量的流入到了田地里面,将农户的农作物都吞噬了进去,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巨大的损害。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清楚,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食用,只能尽可能的限制它们的繁殖,当地的官方用尽了各种手段,却始终无法将这种生物从云南的自然生态圈里驱逐出来。
归根结底,日本方面还是出于对当地的生物安全的考量,毕竟这种生物的繁衍速度实在是恐怖,这种生物的入侵若是不加以防范,万一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想要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种情况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证明是正确的,政府需要认真的处理这种情况,来保证我们的生态系统不会被破坏,虽然我们可以食用,但一旦遇到不喜欢的食物,那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