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虾体内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并且胆固醇含量极少,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低胆固醇营养佳品。出肉率达60%~67%,平均l00g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须氨基酸31.60mg。肉质与味道优于海水成虾。
大龙虾均为海生,底栖,多为夜出性。大龙虾见于从拉布拉多至北卡罗来纳的水域,有时栖于浅水,但深至公尺(1,英尺)的水中数量更为丰富。体重约0.45公斤(约1磅)、体长约25公分(约10英寸)的龙虾在浅水中捕捞。美洲龙虾经常活着市售。身体背侧多为浅黑绿色或棕绿色,腹美洲螯龙虾侧黄橙色、红色或蓝色;浸入热水中后变成红色。
刺龙虾身上多棘刺,无大螯。通常仅腹部可食,以龙虾尾之名市售。其触角亦极为发达。许多种栖于热带海域,但像龙虾见于英国至地中海。刺龙虾科有两个种在美洲具重要商业价值︰加利福尼亚刺龙虾产于太平洋沿岸,体长可达40公分(16吋);西印度刺龙虾分布于百慕达至巴西,体长可达约45公分(18英寸);南非岩龙虾分布于南非附近水域,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蝉虾主要分布于热带,体颇扁,无螯,触角扁平,呈宽阔的片状。多数种类体短小,无经济价值。深海龙虾(多螯虾)体软,柔弱,具螯,有些种类无视觉能力,均无商业重要性。
大龙虾的挑选方法
1、要注意地域上的区别。要做出高品质的龙虾菜肴,必须选择洪泽湖中心水域的龙虾,这里的龙虾个大,肉质富有弹性,而且很少有异味,烹制出的龙虾容易保留虾肉的鲜味
2、在挑选龙虾时,以生猛活龙虾为重点,再进一步观察其肉量多寡,肉质鲜美与否。龙虾头身均匀,外壳薄而滑,体型大,动作活泼,且虾头与躯干接缝处空隙紧密为上品。
3、要注意龙虾的新鲜,龙虾虽然生命力强,但运输困难,很容易死掉,而它和黄鳝螃蟹一样属于高蛋白质的食物,一旦死掉很容易变质,即使烹饪的技术再高明,虾肉也会松散干瘪难吃,所以死龙虾是万万吃不得的。
营养价值:
1、从蛋白质成分来看,龙虾的蛋白质含量为18.9%,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其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但包括异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而且还含有脊椎动物体内含量很少的精氨酸,另外,龙虾还含有对幼儿而言也是必需的组氨酸。
2、龙虾的脂肪含量仅为0.2%,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虾、对虾还低许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的作用。
3、龙虾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钠、钾、镁、磷,含量比较重要的有铁、硫、铜等。龙虾中矿物质总量约为1.6%,其中钙、磷、钠及铁的含量都比一般畜禽肉高,也比对虾高。因此,经常食用龙虾肉可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4、从维生素成分来看,龙虾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龙虾富含维生素A、C、D,大大超过陆生动物的含量。
5、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6、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禁忌人群: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不宜食虾;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虾;虾为动风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中老年人、孕妇和心血管病患者更适合食用。
食谱大全:
、咖喱大龙虾
健康功效咖喱: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
主料:大龙虾(波士顿)
辅料:咖喱、意大利香草、盐、味精、鸡精
制作步骤:
1.清洗、处理龙虾
2.然后把虾头跟虾尾的壳放入开水中煮,煮出来的汤头可以放入紫菜做成紫菜汤,鲜味十足。
3.虾尾肉切成小块,虾脚切成小块备用。
4.虾脚有壳,所以我裹了一层生粉,先放入油锅里炸香,捞出备用。
5.在放入虾仁爆炒,待虾仁炒起形后倒入虾脚、咖喱、意大利香草一起炒。
6.咖喱炒均匀后加入适量的盐、味精、鸡精翻炒一下就可以装盘了。起锅后,再在锅内放入适量的水跟咖喱,煮成咖喱汁,浇在龙虾肉上面,最后为了增加美感,将虾头、虾尾放在炒好的龙虾肉上面,可以开餐咯。
、油爆大龙虾
健康功效八角:理气、止痛、温阳姜:降逆止呕、化痰止咳、散寒解表桂皮:温中
主料:大龙虾(波士顿)
辅料:八角、干辣椒、桂皮、姜、花椒、茶油、盐、海鲜生抽
制作步骤:
1.虾冼净去大前夹和肚皮上的黑线,
2.锅里放茶油烧开,要比平时多放油,下入冼好的虾油炒。
3.再下入八角,桂皮,花椒,干辣椒,盐翻炒片刻,再放进姜,蒜。调点海鲜生抽让它更有海鲜味
4.出锅装盘。
、清蒸大龙虾
健康功效姜:降逆止呕、化痰止咳、散寒解表
主料:大龙虾(波士顿)
辅料:姜、葱、蒜末、橄榄油
制作步骤:
1.龙虾处理干净,虾线要去掉
2.蒜末在热油里炸黄
3.水开后虾装盘,下面垫上几片姜,蒜末和葱花撒均匀撒在虾身。上锅蒸十分钟,焖五分钟即可出锅
、清蒸大龙虾
健康功效姜:降逆止呕、化痰止咳、散寒解表
主料:大龙虾(波士顿)
辅料:姜、葱、蒜末、橄榄油
制作步骤:
1.活龙虾,充分吐脏
2.冲洗干净哦,螯和北部用钢丝球刷一下
3.爆菊,一直插到底,虾就挂了,拔出筷子,就有尿液流出,一定要流干净。
4.斩成头尾两段,本人觉得剪刀好用,虾头里有脑子,做虾黄蛋羹可以用。
5.虾尾用剪刀在背上剪开,去掉沙线,如果吐脏好,纱线就是透明的,否则是黑,但都没关系。肚子也剪开去掉刚才爆菊的肠道,再用刀从中间切开,用生抽、料酒、白糖腌起来。
6.掀开头壳处理虾头,腮要清理干净,腔体里除了脑子,别的都不要。
7.这是把腮弄干净的样子
8.加葱姜蒜和虾尾一起腌十分钟左右,对了螯要用锤子或者刀背砸裂否则不入味,吃起来也很受罪。腌好加蚝油上锅蒸,先大火把水烧开,再放进去,蒸10分钟就好了。
9.出锅只用虾,摆盘,柠檬片铺底,撒薄荷碎,面上在擦柠檬皮碎末,虾肉上再挤一点柠檬汁~~
、美式大龙虾
健康功效胡萝卜:活血化瘀芹菜:活血化瘀杏鲍菇:活血化瘀
主料:大龙虾(波士顿)
辅料:胡萝卜、芹菜、杏鲍菇、蘑菇、高汤、大葱、洋葱、蒜、番茄、番茄酱、淡奶油、黄油、橄榄油、盐、胡椒粉、白兰地、意大利香料
制作步骤:
1.大龙虾一只,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2.剪去所有的脚,尾巴,扭下头部
3.锅里倒橄榄油烧热,下入龙虾炒至变色
4.加入白兰地烧至水分蒸发完关火
5.高汤加入两根大葱煮软
6.将番茄去皮切在小丁,胡萝卜、洋葱、芹菜都切成小丁,蒜拍散
7.锅里放黄油化开,下入蒜片爆香
8.放入胡萝卜、洋葱、芹菜丁翻炒
9.加入炒过的龙虾肉,加入大葱烧过的高汤
10.加入番茄丁和番茄酱
11.加入意大利综合香料,烧开后小火煮
12.7-8分钟后将龙虾都捞出,其它材料继续烧软烂
13.将中间段肉剥出,切成片
14.杏鲍菇、蘑菇切成丁
15.锅里放黄油化开,放入杏鲍菇、蘑菇丁翻炒一下
16.倒入之前剩下的高汤,煮几分钟即可
17.将龙虾原位摆好,身体的位置放上两根煮过的大葱
18.将切好的龙虾身体肉摆放在大葱上
19.锅里煮好的汤放入料理机,加一勺淡奶油
20.打成浓汤
21.将汤料倒在龙虾上
22.旁边放上炒好的双菇,还摁点莳萝装饰即可
23.大餐上桌
、开边蒜蓉大龙虾
健康功效酱油:活血化瘀
主料:大龙虾(波士顿)
辅料:葱、蒜蓉、糖、盐、酱油、料酒
制作步骤:
1.把大龙虾用刷子清洗干净。
2.把大龙虾背部剪开,把虾线取走。(总觉得这一步好血腥有木有
3.大蒜剁碎成蒜蓉放碗里,加上适量料酒,糖,酱油,盐,调成酱汁。放盐时注意别放多了,因为龙虾本来就有咸味哒~
4.把调好哒酱料倒在开好边哒龙虾里~
5.开火蒸10-15分钟。
6.龙虾变红后开盖,撒上适量葱。
7.完成,上桌。
、蒜蓉芝士焗龙虾
主料:
大龙虾
辅料:
·1/5勺香草
·1/4勺黑胡椒粉
·2片芝士片
·20g黄油
·6瓣蒜
·2只龙虾
·1/2勺沙拉酱(蛋黄酱)
制作步骤:
1.买的品质生活熟冻龙虾,用温水化开
2.将龙虾对半切开,掰下钳子备用
3.蒜切成末
4.平底锅中放入黄油,小火化开
5.转中火,放入蒜末,炒至变金黄(这个黄金蒜蓉就像避风塘炒蟹里的蒜蓉一样,超香的~)
6.将蒜蓉均匀铺在龙虾肉上
7.在蒜蓉上挤上沙拉酱(蛋黄酱)
8.芝士片切小块
9.芝士小块铺在龙虾和龙虾钳上
10.撒上黑胡椒粉、香草
11.烤盘上铺一层锡纸,刷上橄榄油,再将龙虾放在烤盘上
12.放入预热好的烤箱,度,15分钟
13.烤好后就可以摆盘啦~~这是给老公做的生日餐
14.炒酥了的蒜蓉和溶化了的芝士配在一起好香呀~
、奶香炭烤大龙虾
北美最出名的海鲜,就是美洲大龙虾,盛产于大西洋北岸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尤以美国缅因州海域的最为鲜美。又称缅因大龙虾(Mainelobster),或波士顿大龙虾。美式的吃法,通常是清蒸或水煮,然后沾黄油吃,吃的是原汁原味;或者是明火炭烤,微苦的碳香更能衬托肉质的鲜甜;还有,洒上芝士用烤箱焗,龙虾剔出肉来,卷在饼里或三明治里;中式的吃法里,最经典的莫过于葱姜爆炒;比较新派的餐馆里有龙虾三吃——胸腹部分上好的虾肉做刺身,头尾部分椒盐,虾壳虾头熬汤泡饭,务必不能浪费一星半点这昂贵的海鲜。
主料:大龙虾(波士顿)
辅料:柠檬、黄油、黑胡椒
制作步骤:
1.大锅水煮开后,将大龙虾放入煮一分钟左右至不再动弹即可;(虾肉仍为透明色)
2.将大龙虾头背部剪开翻平,去除虾肠及杂物;用刀背敲开大虾钳
3.烤架烧热后,放入大龙虾,背部朝上;洒上少许黑胡椒粉,融化的奶油,以中火烤3分钟左右
4.将大龙虾翻身续烤,至虾肉变色至熟即可,有金黄的烤痕为佳
5.洒上少许新鲜柠檬汁,趁热食用
小贴士:
新鲜的大龙虾,最好现买现做现吃;如果必须要保存过夜,务必放入能透气的纸袋或纸箱中,置于冰箱的冷藏室保存,保鲜活24小时应该没有问题的。
这样的做法,我个人意见是买1斤左右的大龙虾,比较容易均匀的烤熟。
如果想了解更多特色美食、菜谱做法、生鲜文化、生鲜新奇事迹,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