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治理面源污染助力绿色发展人民资讯

□本报记者张耀文通讯员潘松

夏日,站在铜山区黄集镇朱楼村稻田旁,一眼望去,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一架无人机正穿梭在水稻田里进行施肥作业。

“在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有需要的农户上门服务,到田间进行取样,定制施肥、施药方案,利用无人机等植保机械,实现精准高效作业,避免重喷漏喷、无效喷洒,达到农药化肥减量的同时,还能节本增效。”铜山区绿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张路说。

铜山区是徐州市农业大区,全区目前农业耕地面积万亩左右,渔业放养水面稳定在6.12万亩,各类畜禽折合猪当量存栏万头左右。今年以来,铜山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在种植业、渔业、养殖业三个方面分类指导、细化措施,确保治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今年,铜山区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强化农药源头监管,加大科学用药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培训力度,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规模化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同时,铜山区改善渔业养殖模式和养殖条件,以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为核心,大力推广养殖尾水生态治理、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等生态养殖相关技术;改造稻田种养方式,发展生态种养,做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提升稻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全区实现稻田综合种养近2.3万亩。

柳泉镇小沿河地区属于湖区低洼地,基础条件差,农户主要靠化肥和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产量低,效益也差,大量农田退水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去年,铜山区农业农村局在微山湖沿岸进行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探索,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7月中旬,柳泉镇王军家庭农场夏季水稻已经进入返青期,长势良好。农场主王军正在水田里热火朝天地捕捞着小龙虾,忙得不亦乐乎。去年,他流转了亩土地,尝试进行稻虾综合种养,如今已初见成效。

“3月底至4月初投放的小龙虾已经快捕捞完毕,下一批小龙虾幼苗将在9月进行投放。目前龙虾平均亩产斤以上,亩均能增收元以上。”王军说,稻田中鱼、虾等能大量摄食蚊子幼虫和钉螺等,再配给微生态制剂和有机肥,能够大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

据测算,稻渔综合种养平均可减少50%以上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这种模式正在铜山区逐渐推广。

畜禽养殖污染同样是农业污染面源治理的难题之一。铜山区是养殖大区,预计今年全年产生养殖粪污约万吨。“把大量粪污利用好,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铜山区农业农村局副主任科员周建说。

据了解,铜山区加强非规模养殖场改造工作,落实养殖场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引导养殖场主动改进养殖设施设备,自主建设和完善与饲养规模相匹配的粪污处理设施。鼓励非规模养殖场户应用发酵床或垫料养殖模式,实现畜禽粪污零排放。在非规模养殖场户密集区,积极推广“户用蓄粪池+田间调节池+大田利用”种养结合模式,建立社会化集中收集处理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铜山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

“通过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粪污利用等举措,铜山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铜山区农村农业局局长刘建中说,目前,有机肥应用和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成本高还是农业面临的普遍难题,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机制还需创新探索,各种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有待加强。“接下来,铜山区将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07-2:00:00:铜山:治理面源污染助力绿色发展/enpproperty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zz/10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