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习熟悉一下九味羌活汤,理解前辈的配

在古代,人们的卫生水平低下,尤其是普通人,再加上生活水平差,生病的可能性就更高。而最常见的就是外邪侵袭。

《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处内,邪不可干”,正是由于古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低下,也就意味着正气不足。

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那就是抵抗力不足,于是便更容易被外邪侵袭而成“外感”诸证。比如《伤寒论》,就是专门针对风寒之邪展开的一本专著。

既然外感风寒最为常见,发散风寒就算得上古人最常用的一个治法。说到发散风寒、散寒解表,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应该就是麻黄汤、桂枝汤之类。

但对中医真正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实际在临证之际,九味羌活汤比它们两者更常用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这个方剂。我们还是从它的汤头歌诀开始说起: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由此可见,九味羌活汤的组成:防风、苍术、白芷、川芎、生地、甘草、细辛,生姜、葱白为引。

九味羌活汤出自元代医家王好古的《此事难知》,据说是他的老师张元素所创立,歌诀里还提及了“三阳解表”,也就说明创方者的本意,就是为了散寒解表。那么,九味羌活汤到底有哪些配伍技巧呢?

首先,九味羌活汤可以说是一个以羌活为君药以驱散风寒湿邪的代表方剂,而在此的更早之前,麻黄汤、桂枝汤才是古代医家最常用的。

也就是从九味羌活汤开始,对于外感风寒湿邪的治法开始出现了两个流派:一是经方派,以麻黄汤、桂枝汤为代表方;二是时方派,以九味羌活汤为代表方。所以,这个方剂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次,虽然属于“时方派”,但九味羌活汤也体现了“分经论治”,这就体现在它的配伍里。而分经论治正是由张元素所提出来的,里面也包括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引经报使”配伍理论。

九味羌活汤的病机,和《伤寒论》里论述的风寒表实证有所不同,或者我们可以直接理解成它和麻黄汤证的区别所在。

九味羌活汤适应的是风寒湿邪外感,本质上还是表实证,“湿邪”的存在只是一个附带因素,所以也有恶寒无汗,这个和麻黄汤证一致。由于寒性收引凝滞主痛,导致营阴郁滞不通,于是也可以出现头项强痛。

而和麻黄汤证不同的地方,就是风寒还夹杂有“湿”,这样一来就和单纯的风寒外感有区别了。由于有夹杂湿邪,所以它的身疼会带有酸楚,也就是全身酸痛,也可以是身体重疼,比如头身发重。

其次,九味羌活汤的主证里还有一个“内有蕴热”,这一点更类似大青龙汤了,风寒湿邪虽然最初是侵袭肌腠,但也可以入里化热,且风寒湿邪依然在表,同时也有里热产生,这就是俗话说的“寒包火”,或者说表里同病。这一点,也和《伤寒论》里的风寒传变是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有否内热,九味羌活汤都可以用,只不过需要适当调整化裁而已。

如何知道有没有内热?一个简单的标志就是“口苦微渴”,如果在风寒表实证的同时有口苦微渴,那就意味着表证的同时还开始出现里热,但此时的里热最多当作兼症看待,主要还是要去处理在表的风寒湿邪。

从舌象脉来说,九味羌活汤也可以和麻黄汤证进行比较,两者都有脉浮紧,这是风寒的表现;舌淡红、苔薄白或者微黄,也是风寒到内热的一个变化趋势。如果舌苔开始发黄变厚,也就提示内热开始加重。

这就是九味羌活汤和麻黄汤证的区别,但它在风寒表证的同时还兼有湿,且开始出现里热,这就不但需要表里兼顾,还发散风寒湿邪。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它的配伍:

君药:羌活性味辛温发散,尤其善于发散上焦风寒湿邪,但它的发散和麻黄桂枝不同,在发散风寒的同时还能祛湿,还能止痛。

臣药:防风、苍术。防风被称为“风中润药”,入肺经而散表证,入肝脾经而柔肝疏脾。古代中医还称其为“风药之卒徒”,也就是疏风药里的“先锋”,能征善战还忠心耿耿。

苍术也是表里兼顾,它能发汗解表以发散在表之邪,还能发汗除湿,且能运脾燥湿。两者结合起来,协助君药羌活发散风寒湿邪、止痛;

佐药:细辛、白芷、川芎、生地黄、黄芩。三者发散风寒,但除湿并不显著。细辛辛温解表,白芷散寒止痛,川芎可以活血行气,也体现治风先治血,治风、调血相结合。在这里起一个祛风散寒、宣痹止痛之用。

生地善清泄里热,还能生津润燥而止渴,一定程度上制约羌活、苍术、白芷、细辛、川芎这些辛温燥散之性。黄芩善清上焦之热,以及肝胆湿热。所谓上焦之热,我们可以理解为较浅的热邪,但已经有入里的趋势,而去口苦。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缓和羌活、苍术、细辛等辛燥之性,避免过于辛温燥烈而伤津,同时保护胃气。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九味羌活汤的配伍里,学习到前辈先贤的配伍经验,理解其精髓不仅在于发散风寒,还有表里同治、寒热并用的概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jj/9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