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www.xuexily.com/nxpbd/npxqd/835.html
在塘口下地笼或者渔网,肯定对小龙虾的生长繁殖以及栖息活动觅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有时候又不得不下地笼,一般来说,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6月份结束,这几个月的时间都是稻虾田一季虾的捕捞旺季,养殖户天天都要下地笼捕捞成虾或者虾苗上来出售。如果是养殖二季虾的可能下地笼捕捞小龙虾的行动会一直持续到8月下旬。
所以,在这几个月下地笼的日子里,养殖户主要是一边下地笼一边合理管理稻虾田(塘口)里面的小龙虾。比如投食饵料,改善水质等等活动和措施。
首先要分析这种行为对小龙虾有哪些危害?具体分析如下:
1.对小龙虾的栖息觅食有影响:
养殖户在稻虾田(塘口)投放地笼的时候一般都是将地笼放置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区,因为这些地方的小龙虾相对会多很多,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小龙虾最喜欢栖息在水草缝隙里面或者水草附近,这样一来便于小龙虾在高温天气下避暑,躲避天敌的危害,同时水草多的地方,浮游动物比较多,饵料丰富,小龙虾在这里觅食方便。将地笼放在这里可以增加小龙虾的捕捞量。对于捕捞来说是是好事,但是对于小龙虾的生长繁殖和活动有一些不利影响,由于地笼放在小龙虾频繁活动出没的地方,阻碍了小龙虾的爬行甚至栖息,同时在这些地方频繁的捕捞,小龙虾也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2.容易引起小龙虾的物理损伤和缺氧窒息死亡:
进笼的小龙虾由于地笼空间狭小有效,因此会出现挤压互相残杀的现象,而且高温天气下,空间狭小加上高温直射,很容易引起小龙虾缺氧窒息死亡,甚至小龙虾会直接被晒死。而高温天气下,有害病菌大量滋生,受伤的小龙虾伤口更容易被有害病菌感染至死。因此,会大大增加小龙虾的死亡率。
针对这种情况,客观上养殖户也没有绝对的办法来杜绝小龙虾死亡的现象发生,因为这段时间是小龙虾上市的旺季需要用地笼捕捞。所以养殖户在使用地笼的时候,只能尽量想办法将地笼放置之后对小龙虾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结合具体情况来看,养殖户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规避风险,如下:
1.有规律的放置地笼,隔几天换一个地方:
要想获得比较高的捕捞量,最好是将地笼放在水草多的地方,但是由于会影响小龙虾正常的活动觅食,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缺陷,养殖户通常会过几天换一个新地方放地笼,虾田水域比较大,轮流换地方放地笼,既保证了地笼的捕捞量和进笼效率,又将放地笼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2.放置地笼和收地笼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
由于高温天气恶劣的影响,所以养殖户通常都是傍晚降温之后放置地笼,然后凌晨去收地笼,这样可以将高温对小龙虾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因为夜晚温度比较低,而且小龙虾一般都在夜晚出来活动,所以,这样既保证了小龙虾的进笼率又可以有效防止高温对小龙虾的伤害。这里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高温天气下,虾田水体容易缺氧,这样就会出现白天高温天气下的时候大量的小龙虾钻进地笼,如果不及时处理,在白天高温暴晒之下,笼子里的小龙虾会绝大部分被晒死。
所以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们一般是在下午投食饵料的时间,大概是在5点之后的时候,会将地笼起一次,将里面的小龙虾捕捞上来。由于当天不会有人收购,所以我们一般是将这些虾分散放在卫生间里,将水龙头打开,缓慢滴水来给小龙虾增氧增湿度。虽然这样小龙虾也会有一些损耗,但是至少不会全军覆没。然后第二天早上在起一次地笼,不过这种情况不多见。
3.起地笼的操作方法有讲究:
收地笼尾巴的时候,最好是轻拿轻放,因为总会有一些不达标的小规格小龙虾会重新放入水中的,动作粗暴很容易弄伤这些小龙虾,这样就是不必要的死亡和损耗。另外起笼子的时候最好是划船,不建议穿水库直接在水里行走,这样很容易伤到小龙虾,而且会将水弄混,说不定你都踩死好几只小龙虾了。
总结:
由上面的分析其实可以看出,放置地笼与小龙虾的正常生长活动其实是矛盾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养殖户首先要保证捕捞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兼顾小龙虾的生态环境正常,尽量减少它们的死亡率,换地方,放置的时间限制以及收地笼时的注意事项其实都是具体体现,所以还在于养殖户自身的日常管理水平和巡塘的细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