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建议给生二孩的家庭奖励三万计划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903/4462480.html

喜欢本平台的内容的,请搜

计划生育该彻底废除了

?文

马光远

年中国经济漂亮的统计数据,掩盖了人口下滑的严峻态势。

当绝大多数人在为6.9%的超预期增长弹冠相庆的时候,我被年的人口数据惊呆了:出生人口万人,比年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比年也下降了0.52‰,只有12.43‰,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了5.32‰的惊人低生育水平。

我为什么对这个数字如此震惊,因为这不是实行全面二孩的第二年,应该是二孩生育最多的一年,然而实际情况却远比预想的严峻太多。按照以前国家卫计委及一些专家的预测,年中国出生人口最低预测为.2万,实际出生人口比这个数字少了整整万。峰值没有形成,面临的却是人口塌陷式的下滑。更让我震惊的是,面对如此落差,相关部门在介绍这个数字时的“淡定”和轻描淡写: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介绍,年全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万人,比年增加了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此外,相比年全年出生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在他们眼里是如此的乐观:二孩人数进一步上升,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只是“小幅下降”。拜托,二孩出生人数尽管比年增加,但比预期的相距甚远,出生人口比年虽然“只是”减少了63万,但比相关部门预测的最低万的数字差了整整万。特别是,对于人口出生率已经低于陷于人口危机的日本这一令人震惊的事实,他们只字未提。

在放开二孩政策的效果,以及出生人口的预测上,中国的专家错得离谱。在中国高层酝酿调整中国的计生政策之前,一些专家预测一旦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导致人口爆炸,直接结果就是随后出台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单独二孩”政策。单独二孩实施后,并没有专家预测的人口出生爆炸的情况,高层当机立断,很快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专家们又预测这两年是出生人口大爆炸的两年,但在年出生人口短暂反弹之后,年出生人口再次进入下行通道,出生率继续处于超低水平。

专家的误国在中国人口政策上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

笔者清楚地记得一年前,当统计数据表明年的出生人口为万,比年多出生万人,成为0年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的时候,卫计委将此归结于“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带动了二孩出生明显增加。”卫计委认为,在育龄妇女总量下降万左右的情况下,出生人口明显增加,二孩出生占比大幅提升,说明生育政策调整完善非常及时,非常有效。对于卫计委的乐观,笔者当时就写文章质疑,认为不应该夸大二孩政策的效应,更不应该据此预测年二孩出生人数会大增。

当时我在文章中指出,年出生人口的明显增加,除了过去政策的累计效应,以及年全面放开二孩的初始效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年是农历的羊年。北方的习俗,羊年生孩子的人要少一点,而年是农历的猴年,生“猴子”的人明显多。而且,年只是全面放开二孩的第一年,按照一般逻辑,政策放开,要真正决定生孩子,到生出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决不能根据年一年出生人口的增加,就轻言二孩政策全面见效,更不可夸大生二孩的意愿。

但是,年的实际出生人口,甚至比我们这些极其谨慎的人预测的都要低,这说明,中国人的生孩子意愿到了令人极其震惊的程度。最近,由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指出,近六成北京居民有生育两个孩子的主观愿望。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8%的北京居民实际生育两个孩子。二孩放开之后不敢生的原因主要还是不愿生,生不起,以及配套政策没有到位。

据我所知,在北京,生一个孩子之后,家庭收入绝大部分都用于养育孩子。再加上教育、医疗、税收等政策的匮乏,特别是长期以来灌输的“只生一个好”的错误观念,要使大家都愿意多生孩子已经非常困难。

过去在中国人口政策上,最大的误判就是担心一旦放开,大家都会选择生孩子,人口会再次爆炸,而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改变。在总和生育率上,多年来我们的数字高估了总和生育率,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吓人的程度。年统计部门的一个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总和生育率降到了1.的低位,远低于2.1的替代率。

在一些不负责任的专家的不靠谱的预测“恐吓”下,我们在全面放开生育问题上总是小心翼翼,出台了“单独二孩”这种不伦不类的政策。一部分愿意生二孩的“70后”基本让政策给耽误了。年出生人口再次下降的事实告诉我们,当下中国最严重的问题不是人口爆炸,不是经济下滑,而是人口悬崖,随着育龄妇女的大幅度的减少,未来每年出生人口将出现明显的下滑。

低生育率的结果,就是中国劳动力人口的下降。自年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逐年下降,年下降了万。从年年,7年时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约万。美国经济学家哈瑞·丹特在其《人口峭壁》一书中,认为中国人口会在年下降,人口下降将是中国中国债务、房地产泡沫加速破灭的根本原因。中国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人口,在于改变人口全面下滑的趋势,认识不到这一点,将非常可怕。

面对这么严峻的人口态势,我的呼吁很简单:尽快彻底废除计划生育政策。面对如此低迷的生育意愿,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应该看到,即使废除了计划生育政策,面对生孩子的种种顾虑,也未必能够逆转人口下滑的态势。

我建议给生二孩的家庭奖励三万

?文

马光远

上周的文章《计划生育该彻底废除了》引发的巨大反响既在我的意料之中,但反响大到到处都在讨论,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我很欣慰,因为我看到,在经历那么多年的计划生育教育之后,人们并没有被完全洗脑,而是对中国人口面临的危机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也看到一些质疑的评论,最典型的是:中国人口已经这么多了,少生一些会那么严重吗?美国的人口3亿多,也没有人口危机啊。

这是对中国人口问题最典型的误读案例,当然,从学术上讲,这个错犯得很常识,毕竟一般老百姓并不都知道人口的替代规律和必要的替代率。我在上篇文章中谈到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已经低于饱受人口困扰的日本,在总和生育率上,年统计部门的一个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总和生育率降到了1.的低位,远低于2.1的替代率。

打个比方,大象比蚂蚁大很多,如果一头大象暴瘦,体重减少了一半,这肯定是很大的麻烦,你总不能说,即使瘦了一半,大象也比蚂蚁大很多,人家蚂蚁都没有危机,大象担心什么呢。总和生育率如果低于人口的替代率,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老年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这意味着,这个国家不仅仅经济增长失去了活力,而且整个国家都失去了活力。

我在上篇文章中也提到,从年年,7年时间中国16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大约万,而且劳动力人口减少的趋势并没有随着二胎的放开而改变,年劳动力人口又减少了万,这是非常可怕的。

上周参加北京的“两会”,委员们也和我一起热议人口问题。有政协委员提议减少二孩家庭的负担,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措施,鼓励大家生二孩。比如,有委员提议,税务部门应就二孩家庭制定减低个人所得税的制度和额度,可以按照先征后退的方式,年底由二孩家庭提出申请,之后由税务部门按照规定返还。

可以说,这些提议,抓住了二孩政策放开后,大家仍然不愿意生孩子的症结,无论是养孩子的成本,还是入学教育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很多即使想生孩子的家庭望而生畏。

医院的家庭达到了60%以上,而实际生二孩的只有10%左右,巨大的反差背后,是二孩政策放开之后,相应的配套政策根本没有跟上。拿医院床位来说,北京市妇产床位严重短缺,即使怀孕,也不见得预约上床位生孩子,更不用说其他的鼓励措施。

这意味着什么,即使像我上篇文章中呼吁的,现在彻底废除了计划生育,如果没有更多的更有力的鼓励措施,降低大家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消除生孩子的鼓励,生孩子的意愿仍然很难回升。我上篇文章呼吁尽快彻底废除计划生育,这篇文章希望在此基础上,从过去限制大家生育的观念,转变到鼓励大家生孩子的观念。听过我演讲的都应该记得我过去几年对大家的四个建议:学习、旅游、买房子、生孩子。

但生育观念的改变,不能靠大家的自觉,更应该在政策层面予以鼓励。生二孩的除了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还可以给符合条件的学习日本,给予一定的“生育基金”奖励,同时,在生育医疗等方面加大报销力度,尽早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等等。如果没有显著的鼓励措施,大家对生二孩仍然有很多的顾虑。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大家的热议中,卫计委某研究员对中国人口问题仍然表现的很乐观,对媒体表示,中国人口也不会雪崩,说中国人口雪崩简直是笑话。这位研究员的观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中国经济前正在迈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而一个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生育文化和生育意愿发生改变,生育水平下降,乃至人口出现负增长并不奇怪;二是随着人口素质提升,科技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口承载力和抚养能力会不断提升,相对目前万出生人口规模,年度出生人口波动或减少50万、60万乃至万,都是正常的,都不会影响我国的人口总体安全。

对于这位研究员的观点,我其实懒得去反驳,媒体用雪崩的标题尽管有吸引眼球的嫌疑,但中国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动辄斥责其他人的观点是“笑话”这才是最大的笑话。说到笑话,我就说个真实的笑话:中国的一些御用人口专家过去多年严重误判中国人口形势,以“一旦全面放开二胎人口会爆炸”吓唬高层,有专家甚至预测放开后一年会多生万,导致出台了不伦不类的“单独二孩”政策,事实无情的打了这些专家的脸。但他们从来没有认错,而是继续误导。甚至有人认为,以后有人工智能,有机器人,少生孩子怕什么,这才是最大的笑话。

基于此,我在上篇呼吁废除计划生育的基础上,呼吁有条件的大城市,在二孩政策上给予更多的鼓励措施,比如,北京市可以考虑给生二孩的家庭奖励三万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jt/4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