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下,小龙虾养殖的挑战和机遇

撰稿

宜昌阳光胡明

新型肺炎疫情下,湖北地区小龙虾养殖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一、疫情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开春时节,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新型肺炎疫情给水产养殖带来不小的影响,特别是湖北地区的龙虾养殖。

第一,影响水产品的流通和销售。疫情原因,餐饮等行业几乎停业,水产市场关闭,水产品消费量大幅度减少;道路封闭,许多塘口大量存塘鱼无法起捕出售,随着温度升高,存塘鱼风险越来越大,一旦解封,必然出现短期内大量上市的情况,水产品价格会因此受到冲击;部分水产品销售黄金时期直接错过,比如说螃蟹;湖北作为疫情重灾区,从湖北出去的水产品多少会被打上标签,这对湖北水产品品牌有巨大冲击。

第二,影响水产养殖生产和养殖效益。当前是苗种生产和投放的关键时期,但因为疫情无法有效开展;温度升高,很多生产工作都需要陆续展开,比如卖鱼、投苗、投料、肥水等,疫情原因无法开展;道路封闭,人员不能到位,生产难以开展,饲料和动保等的运输也是一个问题。

第三,这次疫情,让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近些年来很多重大疾病都是由野生动物引起的,“野味”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注意。相信疫情过后,人们对于蛋白质的安全性要求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疫情对小龙虾养殖的影响

对于小龙虾养殖业来说,此次疫情的到来让所有和小龙虾相关的人员措手不及。年小龙虾养殖户已经充分认识到密度控制的重要性,育养分区势在必行,年是小龙虾养殖技术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按照正常节奏,虾塘很多工作都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肥水防苔,尤其是苗塘,年前就开始了;水位控制,年前虾苗出来后,过冬水位基本达到最高,现阶段气温回升,需要降低水位提高水温,加速虾苗生长;投喂,现阶段温度适宜,虾苗摄食高峰,需要及时投喂,促进虾苗生长,避免夹草;补钙,年暖冬,现在存塘量大,当前虾苗蜕壳频率高,需要及时补钙,保证其生长需求;密度控制,主要是成虾区的处理,需要尽可能达到空塘状态,方便放苗后密度可控,这个工作年前就开始处理;处理成虾区密度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围网后上水泡田;种草,为了减少管理成本,冬天成虾区是不上水的,也没有种草,因此,现阶段需要抓经时间种草;清塘,成虾区经过这几天的上水泡田会有老虾和虾苗出来,这个时候需要处理;放苗前肥水,提高放苗成活率。

以上这些工作都被疫情打乱。疫情导致大家都不敢或不能去塘口,很多工作想做做不了。小龙虾的养殖生产被迫延后,但适合小龙虾养殖的时期就那么长,这一耽误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只能被压缩。

此外饲料和动保到不了塘头,投喂,肥水等工作也无从下手。年暖冬对虾苗来说是好事,很多塘口目前虾苗很多,但也有部分地区因为干旱没能及时上水,逼出虾苗,或没有虾苗。加上当前疫情影响疏于管理,现在虾苗的情况不容乐观,高密度规格小,看不见多少虾苗。很多塘口没人投喂或没有饲料投喂,小龙虾必然会破坏水草,给后期养殖埋下隐患。当前形势,如果没有有效措施,今年很多塘口成虾产量很低,大虾更加难以养成。

三、疫情之下,小龙虾养殖的机遇

疫情之下,虽说困难重重,但这个时期小龙虾养殖也不失机遇。野生动物的禁止销售,禽类猪肉的高价,加上人们对于食物健康蛋白质的要求,疫情结束后,水产品必然大受追捧,而小龙虾作为其中的翘楚,行情也必然大涨。

此外,小龙虾主要养殖区域湖北、江西、安徽、湖南等地受疫情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小龙虾养殖总产量下降的前提下,各个区域产量占比或有大的变动(湖北疫情最严重,湖南部分地区干旱,这对江西和安徽等地区小龙虾养殖有利)。对于小龙虾养户来说,今年受生产饲料和动保、人员、养殖规划等管理问题,成虾和大虾产量必然很低,所以,年谁能养成更多成虾大虾,谁就能赚大钱!

年小龙虾想要挣钱,要能养出成虾,养成大虾。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根据自己池塘的现状,对接下来的养殖提前做好一个规划,所用工作规划需要围绕“密度控制”思考。如果提前就有了育养分区的规划,并且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工作自然最好。如果没有,现在虽说有点迟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挽救措施。苗塘的管理就不需要多说,肥水、处理青苔、投喂、补钙、等待随时转苗,苗能卖就卖一部分。密度控制的关键是准备养成虾的区域如何尽可能减少存塘龙虾。

▲小龙虾育养分区

四、面对机遇,小龙虾成功养殖的建议

根据自己池塘条件选择,如果塘口多,可与选择单独的田块作为成虾区,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上水,先上大水5-7天,淹出虾苗和种虾,降水,落沟,处理掉(能转移的就迅速转移走,剩下的杀死,生石灰漂白粉都可以),之后上浅水,种草,培水,等待接收虾苗,对于塘口数量少,没办法分出单独苗区和成虾区,则需要采用围网区分,尤其是那些年前都已经上水的塘口。具体方案也是先降水让虾苗落沟,晒天3-5天,处理田苗残留虾苗,然后沿内埂围网,之后迅速上水,避免围网被老鼠等破坏。如果这个时候发现草损失很大,还需要重新补种。

待今年上半年养殖结束后,成虾塘出于清塘的考虑,除了常规的尽量人工起捕(多下地笼,升降水位刺激进笼等),化学灭杀等措施,还可以考虑生物防控,套养一些肉食性鱼类(花鲢、鳜鱼、鳖等),除掉龙虾的同时,也达到养殖增效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虽说疫情给小龙虾养殖带来不小的挑战,但福祸相依,只要正视困难,冷静思考,多想办法少找理由,必然能战胜疫情,抓住机遇,养好小龙虾。成虾区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苗区的工作也不容忽视。当前各地纷纷解封,大家一定要抓紧时机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投喂和补钙;现阶段大于3公分的虾苗已经需要投喂饲料,建议投喂粤海30蛋白膨化料或颗粒料,对于规格过小的虾苗,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培养天然饵料,建议使用套餐富鱼康1包+碳元速2小包(一组20亩水体),提供天然饵料的同时,还可以培肥水质;另一方面,使用专用虾苗开口料虾宝贝。现在还没有分塘,正是虾苗密度最高的时期,也是蜕壳高峰期,建议选择易溶于水的离子钙进行补钙,如粤海(葡萄糖酸钙,一包管10亩水体)。

第二,肥水防苔;这是每年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这里建议青苔比较少的(小于10%)直接肥水,使用套餐粤海+碳元速+水立美(一组10亩水体);对于青苔较多的,需要先处理,人工捞取,使用石灰水灭杀或腐殖酸钠(粤海)遮光处理,再使用上述肥水方案。

▲肥水防青苔

第三,水草管理;主要是要观察水草长势,长势慢了可以专门施壮根肥,补充P、K等元素;水草过密需要人工割草稀疏,保持草头距离水面30cm以下,出水了需要及时打头。此外,一旦发现水草叶片缺失,就说明水草有虫,需要杀虫。

虽说疫情给小龙虾养殖带来不小的挑战,但福祸相依,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冷静思考,多想办法少找理由,必然能战胜疫情,抓住机遇,养好小龙虾。

编辑

Lisr

审核

Lichun、Xiezw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jt/7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