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龙虾
波士顿龙虾(Homarusamericanus)是美国螯龙虾,又称缅因龙虾,属于海螯虾科螯龙虾属,虽然名字中带有“龙虾”二字却是螯虾。正常为橄榄绿或绿褐色,有两个硕大的前螯,分布于西大西洋温带沿海。
壹
“波士顿龙虾”不在波士顿也不是龙虾
说到龙虾,波士顿龙虾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但其实波士顿龙虾并非产自波士顿,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波士顿是个交通枢纽,其附近地区甚至加拿大的一部分龙虾,都是通过波士顿中转出口到全世界,因此,也就有了波士顿龙虾这个称号。
波士顿龙虾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海岸,尤其是加拿大纽芬兰拉布拉多和美国缅因州,它们喜欢栖息于浅海的岩礁中或在沙砾质海底。
准确的说,波士顿龙虾这个名字只是亚洲部分地区特有的叫法,在美国,“缅因龙虾”才是其真正的叫法。而在加拿大,人们管波士顿龙虾叫“加拿大龙虾”。相较于美国,加拿大的波士顿龙虾产业起步稍晚,但势头强劲,如今已经隐隐有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波士顿龙虾销售大国的趋势,起码如今中国市面上能见到的波士顿龙虾,许多都来自于加拿大。
既然如此,为什么国内就没有出现过“加拿大龙虾”这样的称呼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加拿大运输设施并不完善,在哈利法克斯国际机场建好之前(大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加拿大渔民捕捞上来的波士顿龙虾,依旧需要通过波士顿机场转运……所以当时运至亚洲的波士顿龙虾,其中既包括缅因龙虾,也包括加拿大龙虾,但都被打上了波士顿的标签。
那么,波士顿龙虾有这么多的称呼,哪一个才是最正确的呢?其实哪一个称呼都不对!不管这三个名字中的地名如何,光是“龙虾”两个字就足以判断他们的谬误。所谓的龙虾,特指的是龙虾科龙虾属的生物,而“波士顿龙虾”,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应该是海螯虾科下的螯虾属,它有一个更准确的学名,名叫“美洲螯龙虾”!
事实上,从名字上就能清晰看出龙虾与螯龙虾的最大区别——螯龙虾有一对巨大的钳子,而龙虾没有。这是生物在演化上出现的分歧,美洲螯龙虾的前三对步足都成螯状,第一对步足演化成了一对超大的钳子,也就是所谓的螯,与它类似的还有欧洲蓝龙,准确的说,应该叫做欧洲螯龙虾,同样也有一对巨大的钳子。
然而龙虾,虽然同样体型巨大,比如人们熟知的澳洲龙虾和锦绣龙虾,但都没有大钳子。
除此之外,加拿大所产的波士顿龙虾与缅因州所产的波士顿龙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前出产的波士顿龙虾皆为硬壳,后者出产的波士顿龙虾都是软壳。
贰
波士顿龙虾长命百岁
大部分波士顿龙虾在被送上餐桌时,只有不到1斤重,年龄4到18个月。虽然比起十几克的普通大虾,已算是庞然大物,但若能有幸躲过人类和其它掠食者,在海底颐养天年,它们可以长到令人恐慌的尺寸。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迄今发现的最重龙虾达20.14千克,全长1.06米(从尾部到大螯尖端),年捕获于加拿大外海,是目前发现最重的海生甲壳类。而早些年还有一只没有官方记录得更大,它是年在美国缅因州发现的,重23.3公斤,长公分。
长寿龙虾的第一个特征便是身形庞大,因为其体型不受限制,一生都在持续长大,活得越久就越大,这和人类很不一样。目前,人类捕获的最老龙虾据估算已有岁高龄。
这种持续生长的特性,在生物学上叫做“无限生长”,在海生甲壳类动物中并不鲜见。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关键就在于蜕壳。
龙虾表面覆盖着一层石灰质硬壳,为了让自己的体型变大,它们会将旧壳脱掉,让里面生长的新壳暴露出来。新壳在蜕壳初期尚未完全硬化,有一定延展性,因此能比旧壳拥有更大的空间,让龙虾实现体型增长。
蜕壳是龙虾唯一的身体成长过程,从幼年期一直持续到临近死亡,反复进行。只不过,蜕壳频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从一年数次减少到一两年一次。波士顿龙虾在幼年时一年约脱壳2—3次,成年后(4—7岁)一年约脱壳一次。
水温、栖息地环境、品种等因素都对蜕壳频率有影响。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龙虾蜕壳频率较低,这意味着它们的新陈代谢速率也低。因此,在寒冷水域生息的波士顿龙虾,比温暖地区的澳洲龙虾寿命更长。
蜕壳对于龙虾而言不仅仅是身体长大,还是一个去旧迎新的过程。随外壳一同蜕去的还有大部分的消化道,这让龙虾的身体时常保有大量的健康细胞。
龙虾能够不断蜕皮再生的背后,存在着更深层的生物学原理。如果将龙虾切片放在显微镜下,就会看到:秘密藏在它的细胞核里。
在所有生物的细胞核中,都有数量不等的染色体,染色体上有一个被称为“端粒”的特殊部分,它们像帽子一样附着在染色体末端。每次细胞分裂时,端粒都会缩短一点点,当端粒完全消失,细胞也就停止分裂,这意味着生物体将面临死亡的宿命。
龙虾长寿,正是得益于其身体的绝大部分组织都存在端粒酶。这些酶可以帮助恢复端粒的长度,从而维持细胞的增殖能力并防止衰老。活跃的端粒酶以及定期的蜕皮更新,让龙虾衰老非常缓慢,即使在高龄时蜕皮频率已极端低下,亦能实现腹足的局部再生。
不过,即便龙虾身怀常换常新的身体绝技,也不能永生。因为龙虾还有很多重要脏器无法更新,比如它的心脏和大脑,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
此外,逐渐变大的体型,也是龙虾的一个重要死因。因为每次脱壳都要代谢能量,体型越大,需要的能量就越大。10—15%的龙虾会在脱壳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死亡,其中包括能量耗尽、过分虚弱无法反抗猎食者、蜕皮不全等。
即使不能永生,龙虾以如此小的体型,达到如此长的寿命,也是很不寻常了。
叁
波士顿龙虾不走寻常路
生物学家发现波士顿龙虾有着奇葩的择偶方式。那就是通过尿液择偶。
波士顿龙虾的习性是独居夜行,以小鱼小虾贝类为食物,喜居在海底为岩石的区域。到了繁殖季节,波士顿龙虾会开始建造房子。有了房子之后,雄性龙虾会进行对决,它们会从它头部的第二对触须底部触角腺孔喷射尿液。借助呼吸创造的水流,尿液可以喷得非常远,距离有7个身长那么多(缅因龙虾身长平均20-61厘米)。
雄性对喷之后,就开始搏斗,失败了的波士顿龙虾会在未来的一周都避免与其战斗。随后,雌性龙虾会在雄性龙虾住所附近梭巡,雌性龙虾触角上敏锐的嗅觉感受器能区分出细微的浓度差异,所以波士顿雌性龙虾都是看雄性尿液确定对象。
在选定了表白的雄性对象之后,它会朝雄性脸上喷尿,如果雄性不回应,雌性龙虾会连续几天朝着雄性脸上喷尿,直到雄性答应交往。
在恋爱结束之后,双方繁衍之前,雌性龙虾要脱掉外壳,等重新长出壳之后就会离开。
在繁殖结束之后,雌性龙虾开始诞下龙虾宝宝,刚孵化出的螯龙虾幼体呈半透明,有着大大的眼睛和长长的棘刺,它们漂浮于近水面处以浮游生物为食,多次蜕壳后长成约12毫米长的相似于成年龙虾外形的幼体,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2周时间。
幼虾随后便潜入水底的礁石缝隙中继续生活,出生的第一年,它将经历大约10次换壳,幼年时一年蜕壳2-3次,成年后(4-7岁)一年只蜕壳一次甚至几年蜕壳一次。
有别于其它种类的龙虾,波士顿龙虾有两个硕大、肉质丰厚的前螯,其重量约占龙虾体重的15%。第一步足为一对大螯,一侧的螯稍大于另一侧。波士顿龙虾在海水中经常以贝类跟鱼类等为食,当吃贝类的时候,它会用强有力的大钳子把贝壳撬开,另一只小一些相对灵活的钳子负责把贝肉夹出来。
波士顿龙虾不断生长的能力还赋予了它很强的肢体自我修复本领。为了迷惑天敌等原因,常常会丢掉身体上的部分肢体,但新的肢体还会在其随后的几次换壳中得以修复,这无疑为它们保持较高水平的环境适应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波士顿龙虾不但可以向前游泳,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还会蜷缩起尾巴,利用海水的反作用力以最快的速度往后退着游,可谓是前后左右都会游。
除了内里丰厚的肉质和美好的寓意,波士顿龙虾的前螯里还藏着科学的奥秘——其前螯有着异常坚硬的外壳,但连接的关节处却格外灵活。这种外骨骼结构有利于保护它们免受伤害,捕食其他生物并以最快的反应速度逃离天敌。
肆
用生命在给人类长肉
在寒冷的北太平洋海域,波士顿龙虾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龙虾只有在脱壳的时候才会进行交配的,成年的龙虾一年只脱一次壳,而幼年的一年大概脱两到三次壳,所以想要龙虾长肉那要等上几年的时间。一支成年的龙虾至少要上七八年时间才会长一斤的肉,如果想要等龙虾长一公斤的肉,那么至少要等十四年以上,市面上卖的龙虾通常都是一斤左右。
每次换壳对于龙虾而言,不仅是一次身体的释放,更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刚刚蜕壳的龙虾处于防御能力最为弱势的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好在其新换的外骨骼能够最快在十二小时后实现硬化。
波士顿龙虾的美味在历经了足够的时间后,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除了基本的微量元素和优质高蛋白外,波士顿龙虾松散的肉质更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不管是从外形、口感还是营养角度来说,不仅有一定的观赏性,更是男女老少,尤其是发育期儿童适合的营养食材。
波士顿龙虾最诱人的地方就在于它那白中透着粉嫩的大块虾尾肉,就好像玉石雕琢而成一般,光是看上去就让人垂涎欲滴。也无怪乎日本会开发出那么多刺身吃法了,刚捞上来的波士顿龙虾尤其新鲜,这个时候最适合吃刺身,一整条吃下去,就着海水微咸的味道,鲜甜自然,虾肉入口Q弹,细嚼绵长,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在这源源不断的食材供应下,各个国家也都早已催生出了各自的龙虾吃法。比如法国,芝士焗龙虾是比较传统的吃法,口感偏甜,制作过程也并不难。
而作为原产地的缅因州和加拿大则要相对原始一些,他们最常用的食用方法是“白灼”,不过是用海水或者淡盐水煮,煮过之后将龙虾切成两半,喜欢吃本味的直接食用即可,觉得口味淡的加上奶油或者撒上柠檬汁也行。
而在中国,波士顿龙虾的做法,只能用繁复两个字来形容,无论是号称超简单的清蒸波士顿龙虾,还是万物皆可蒜蓉粉丝的蒜蓉粉丝蒸龙虾,亦或是清炒波士顿龙虾,更甚是传说中的波士顿龙虾三吃……都比之前几种吃法复杂。只能说波士顿龙虾在中国几乎被吃成了艺术。
丰腴强健的体型、强劲有力的大钳、鲜嫩紧致的虾尾……清甜的松软在口中散开,波士顿龙虾的每一根筋肉,都散发着初夏的清新气息,波士顿龙虾凭借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抓住了人们的味蕾。
参考资料:
《为什么波士顿龙虾被称为“加拿大龙虾”?美洲螯龙虾笑了!》
《龙虾如此长寿,它们会永生吗?》
《原来波士顿龙虾这么励志,每年的换壳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死的考验》
《用脸滋尿、闻尿择偶,波士顿龙虾为了找对象能有多拼?》
一句话海洋科普
始喙龟:是最早出现角质喙的龟类,但上下颌的后部仍保留着牙齿,集多种原始特征、进步特征和过渡特征于一身。始喙龟填补了龟类早期演化中“缺失的一环”,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只龟”。
海洋生物真奇妙
◆龙头鱼:柔滑无鳞,嫩似豆腐,面凶身软,却并非浪得虚名
◆江蓠不熟悉?龙须菜肯定听过!看似不起眼的海藻却有想不到的大用处
◆马面鲀:扒下“皮夹克”从无人问津走向万人追捧
◆吃长的还是吃圆的?先做题!紫菜的一生就是一道难度极高的生物学考题!
◆一提牡蛎就想到吃?牡蛎:万万没想到我的保护壳变成了装我的碗
◆世界杯来了,要章鱼吗?有9个脑、3个心脏、会修改RNA的“伪装大师”到底有多逆天
◆红鳍东方鲀:在我国沉寂了26年终被解禁的水中尤物
鲸骑士
“一起开启海洋生物之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