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从20年前的稻田一害到现在的

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www.txbyjgh.com/

科研人员挑选种虾。向家富摄

抱籽虾。

刚孵化出来的小龙虾抱成团。

生活在水草中的小龙虾。

小龙虾,已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而在20年前,扬州人还不怎么敢吃这种张牙舞爪的物种,小龙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桌上宾”的。吃小龙虾的人多了,人工养殖小龙虾开始盛行。今天,本报记者就带你看看小龙虾是如何爬上扬州人餐桌的。

1

小龙虾现在是美食,曾经很“犯嫌”

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小龙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进入中国。一种说法是,当年它们是作为牛蛙的饲料引进到南京。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它们是作为一种宠物来到南京。

不管哪种说法,小龙虾最后都逃逸到野生环境里,并经由长江,从南京向上游的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扩张”,经由京杭大运河,向淮北地区“扩张”。

说起人工养殖小龙虾,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张家宏。

年,在高邮中学读书的张家宏,第一次见到小龙虾,“学校有一条水渠,南边是教室,北边是宿舍,有一次下雨后,发现有小龙虾从水中爬到岸上。”

常年生活在水乡的学生,吃过许多鱼虾,但却不认识这种虾子。张家宏回忆:“不敢吃,但都很好奇,有的学生还抓了几只到宿舍养起来,平时就喂点剩饭给它。”

张家宏记得,小龙虾第一次“全国闻名”,是年的那场洪水,“洪水让小龙虾的‘领土’快速扩张,进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田。”那一年,很多农民反映,一是发现稻田里的秧苗被什么东西吃了,二是稻田很难保水,“头天放入稻田的水,第二天就流到沟渠里去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小龙虾在“作祟”。恨透了小龙虾的稻农,开始在稻田捕捉小龙虾,捉到后就一脚踩死;或者用除草剂来“消灭”小龙虾。

“没错,当年人们就是这样对待小龙虾的。”张家宏说,在人们还没发现这是美味的时候,小龙虾实在“犯嫌”:会打洞,洞深1米多,稻田保不住水;会吃秧苗,小龙虾多的田块,秧苗大部分都被吃了。

2

“吃货”改变了人们对小龙虾的看法

年左右,一种速食消费快速崛起——大排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镇,大家都时兴“大排档消费”。

张家宏记得,那一年他们住在单位宿舍,下班后时常做的事,就是去大排档买点花生米、老鹅、螺蛳、小龙虾等,一起吃喝聊天,“一袋子小龙虾,10只,只要一块钱。”

当人们开始吃小龙虾时,它的命运也迅速发生着变化。“那时,农村小龙虾多,一栽秧,到处都是抓小龙虾的人。”张家宏说,“可以说,‘吃货’改变了小龙虾的命运。”自从成为美食后,小龙虾不再是稻田中的“一害”。随后,一些地方,尤其是湖北潜江等一些地势低洼的地方,因为秋季有积水,不能种植小麦,于是人们开始捕捉野生小龙虾投入田中,开始了半野化的“稻虾”种养。

3

扬州人工养殖小龙虾最早始于年

当小龙虾还在“犯嫌”的时候,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就开始了人工养殖实验。

张家宏回忆,年,他们到宝应考察,当地农户从稻田水沟里捞了一大麻袋小龙虾,让他们带回去吃。

但小龙虾带回来后,当时不时兴吃这个,又舍不得扔,就全部放到所里养殖澳洲龙虾的水泥池子里了。

他们再一次去查看小龙虾,是在一年后的夏天,“去一看,池子里全都是小龙虾苗,密密麻麻的。”

出于好奇,也出于全面认识小龙虾的想法,张家宏决定,研究小龙虾,“分了好几个池子养。”

最早的研究,是看看用什么喂小龙虾长得最快,用什么药可以消灭小龙虾,“投喂的是牛粪、猪粪和鸡粪,结果对比下来,投喂牛粪的小龙虾长得最快;要消灭小龙虾,化学农药都可以,它们对农药非常敏感。”

4

小龙虾“工厂化繁苗”助推全国人工养殖兴起

当小龙虾从大排档火起来后,野生小龙虾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作为科研人员,张家宏首先想到了小龙虾的人工养殖,从苗种、养殖模式、投喂品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小龙虾的“十大生物学特性”。

年,张家宏制定了小龙虾无公害养殖标准,这也是第一个小龙虾养殖标准。

年,一位房地产商和一位电器商找到了张家宏,“他们看到了小龙虾养殖的商机,但苦于没有苗种,听说我们在研究小龙虾,就找到了我们。”张家宏说。

很快,他们在邗江区公道镇找到了一处地方,开始苗种研发和产业化,很多地方的养殖户和技术人员都过来学习,包括现在的养殖大市潜江。

张家宏说,工厂化繁苗方法很快在各地推广,这为小龙虾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技术支撑。从此,小龙虾养殖越来越规范,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从最初的塘口养殖,到后来的稻田虾、藕田虾、茭白虾、一稻两虾、一稻三虾等,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养殖标准。”

记者向家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wh/10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