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菜市场上看到的河蟹都是人工网箱养殖的,80年代养殖业还没兴起,市场上卖得河蟹都是河江里自由生长即野生的,有大摊网上扳的,也有小地笼里网的,更有专业人员纯手工抓的。
现在的小孩不一定知道河蟹也是喜欢穴居的,过去干净的河浜多,现如今谁还看到大人小孩一起泡在河江里嬉闹渔乐的?
楼主供图
干净的水才是生命之源,鱼虾蟹蚬都在那里盛长,那河那江便成了村人的乐园。
十多岁年纪的我一到天热时最喜欢去河里游泳玩耍,总要到河岸旁摸鱼摸虾,当然也能摸到嫩壳蟹(刚腿壳不久的河蟹),还能摸到只一粒米大小的蟹苗虾秧。
这些说起来都属于“弱势群体”,河蟹个大肉多,市场上卖得也贵,能捉到一只就有满满的成就感,但要想真正捉到强壮的成年河蟹还是要看运气和勇气,因为河蟹的洞穴位置很难找,一般做在距离水面上下高低深浅不一的泥岸立壁位置,或者近岸边滩泥斜面上,不过有个特点,那就是河蟹生长的环境都是水质清爽、水草丰富的干净(不受污染)浅滩岸,淤泥的地方绝对是没有的,洞穴都做在较硬实的土层里。
当有幸被发现时,那是一个扁圆的泥洞,只容一只手伸直了才能艰难的挺进,一般河蟹已被人从洞里抓走留下的洞总是相对来说洞口比较宽大光滑,当你摸到蟹洞又发现没有蟹躲在里面,你的心情会一下子由紧张兴奋转瞬变得无比失望。
也有河蟹的洞很深别人抓不到但又不甘心用草团牢牢堵住洞口与河蟹死磕到底的,如果能够摸到没被别人发现的蟹洞,那就有90%的把握推断河蟹就躲在里面。
网络配图
那个时候能找到一个真正的蟹洞不亚于大人发现金矿一样兴奋,我不能不惊叹小动物天生的自我保护才能。
因为你找到了蟹洞、光着膀子把左手伸到洞里的时候,河蟹随着洞口的动静早已经“退避三舍”逃到洞底了,而洞的深度正好超过你的头露出水面能伸进洞里的有限长度。
如果你没有勇气和信心把手臂往里面继续伸进,那河蟹就能幸运的逃过一劫,但哪能发现了蟹洞轻易放弃的呢,所以这时候就要深深的吸一口气,紧紧的憋住,闭上眼睛,把头潜到水面下,吃力的把左手伸进蟹洞里,还不够,就把洞口的泥层吃力的抠掉一段,等到憋不住气了就把头探出河面再深深的吸几口继续潜行。
当你的手触碰到蟹脚时,那个兴奋劲就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本来已经疲累的身体一下子就鼓上了劲,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当手臂伸进的长度还不能用四指伸直捏住河蟹的时候,你还要继续艰难的抠掉洞口的泥层,当你伸直的四指完全能抓到河蟹半身时,麻烦来了,河蟹的大钳就反击了。
都说“河蟹洞里狠”,当河蟹的大钳死死的钳住你手指的时候,你会感到钻心的疼,但那是小动物逼到绝境时的本能反抗,如果你放开抓着蟹四脚的手指,河蟹或许也会放手,但快到手的成果怎能轻言放弃呢。
所以你还是忍着剧痛把河蟹拽出来,等到腾出右手紧紧的捏住蟹顶时,左手才能松劲,随着松开河蟹四脚,河蟹的大钳也会随之放松甚至放开,等到手指完全脱开蟹钳那一刻,你看到那手指上是一道深深的透着血色的钳齿印,有时候也会渗出血来,当我如释重负的把河蟹扔到随带的克罶里时,成功带来的喜悦早已冲淡了手指的阵痛。
网络配图
每回看到河蟹自然就会想起过去自己捉来河蟹的称心、味美,自己亲手在河里捉蟹的经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那种感觉给人的回味就更美好。
如果你的手、头在蟹洞前犹豫不决、退缩了,那你就没法收获真正的快乐,受点小伤又算得了什么呢?
往深了想,生活中何尝又不都是这样的吗?
账号发帖相关问题
请在工作时间联系:-
或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