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多生要罚款,现在少生不生也要罚款

这些人忘记了,生孩子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强制。

8月14日,《新华日报》发了一篇《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文章引起了热议。

文章提出,在未来二三年内,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龄妇女逐渐退出育龄期,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生育堆积效应释放结束,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临断崖式下跌。

文章由此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

提升生育率应该靠减税增收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梁建章

我们以前一直提倡的要通过减税增收来降低育儿成本,是要奖励多生而不是惩罚少生。奖和罚的区别在于减负还是加负。现在的中国经济急需减负,因为总体税负(包括社保和医保等)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且总体税负占GDP收入比还在快速上升。所以这种征收生育基金的加重整体税负的方式是非常不合适,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批评。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公民工资按比例缴纳生育基金”还是对丁克征收“社会抚养税”,都是强制性计划生育思维的延续,这是不能接受的。不久前,我们在《生孩子是国事还是家事》一文中表示:“生孩子首先是家事,一个家庭生多少个孩子,何时生孩子,归根结底应该由这个家庭来决定。国家政策既不应该限制生育,也不应该强制生育。”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低生育率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通过减税和现金奖励的方式来补贴多孩家庭的养育成本。根据我们的分析,世界上的低生育率的国家一般用GDP2%到GDP5%来补贴家庭抚养小孩。我们在很多文章已经论证了在中国的大城市的育儿痛苦指数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

这是因为中国房价相对于收入是世界最高,中国的育儿的费力度也是世界最高,而且中国妇女工作压力也最大,所以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可能世界最低,这就需要至少用GDP的2%到5%的补贴力度,那就是1.6万亿到4万亿的力度来补贴生育才够。

4万亿听起来很多,但是分摊到中国两亿多个小孩,每个小孩才每年一万多,只是大城市育儿成本的一小部分。当然,税收减免或发放现金补贴,实质是把从所有纳税人那里收集的税款,转移支付给有孩子的家庭。这样的转移公平吗?现代社会,养老和教育都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也就是用所有纳税人的钱去抚养老人和小孩。而一般来说,抚养老人的支出要远远大于教育支出。养老社会化就意味着用所有年轻人的钱养所有老人,包括那些没有小孩的老人。现在多生一个小孩,是为未来的养老基金贡献税源,所以现在让社会承担一部分抚养小孩的费用是公平的。比如可以通过减免社保的方式给予多孩家庭补贴。现在的社保各地的缴纳水平略有不同,但是一般是个人部分在10%左右,单位部分在20%左右。如果多孩家庭能够免交社保,就可以增加10%的收入,企业就可以减少20%的负担,企业也可以把省下的部分返还给个人或者提供产假等更多的福利。

除了社保减免,财政补贴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税负如所得税的减免和现金奖励。除了财政补贴,其他具体措施还包括,确保教育资源的规划和配置足以维持可持续的生育状态;将托儿服务和幼儿教育、父母科学育儿教育等分别纳入免费义务教育和公共培训服务;适当延长产假并保障产妇在产假期间和之后的工作权益;让父亲和母亲享受同等产假,以降低养育孩子的负担并减少工作性别歧视等等。综上所述,人们有多生的权利,也有不生的权利。我们现在应该通过奖而不是罚来解决严峻的低生育率问题。当然奖也是财富的再分配,但是这种再分配要不失公平性。这种再分配不是零和游戏,因为更多的孩子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真正合理的生育政策是让民众完全自主决定生育数量和间隔。在超低生育率趋势严重威胁民族的正常繁衍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政府则有责任鼓励生育,也就是创造各种条件,让普通家庭能够更长远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顺利地实现自己生育和养育愿望。

(梁建章介绍: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

不要一提建议就是交费罚款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向小田

我可以说是相当震惊了。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都要缴纳生育基金,如果不生育二孩,缴纳的资金要等到退休的时候才能取出。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建议真的好吗?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没有生二孩的情况这么复杂,有的是单身不想结婚,有的是没有经济能力,有的甚至是因为生理原因,就因为没有生孩子就必须交钱,可以说是相当魔幻了。现在的学者提建议的时候,别的不会想,收钱的建议想得倒是蛮快。孩子生多了,罚款;孩子生少了,交钱。总而言之,就是收费。通过收费来解决一切问题。通过收费,真的能解决少子化/老龄化的问题吗?如果问题这么简单就好了。给大家看几个数据:1、年结婚率9.9%,年结婚率7.7%。年是中国结婚率历史大顶。2、年离婚率2%,年离婚率3.2%。持续7年上升。3、年中国大陆全年出生人口万,同比减少63万。4、上半年江苏共出生38.3万人,同比下降12.8%。天津今年1-4月份建册孕妇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7%。5、根据年全国普查数字推算,到年,育龄妇女人数约为3.46亿人,比上一年减少约万人。6、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年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到年降至17%左右。结婚的人越来越少,适龄的妇女越来越少,出生的人口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的,结构性的,为什么会这样?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些出问题的地方不去提,写文章建议要通过收费来调节,真的我不知道说你们什么了。已无力批判。

(向小田介绍:生于湖北省西南部。他的作品风趣幽默不拘一格,深受人们所喜爱。)

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马光远

在计划生育政策上,过去10年我们冒着极大的风险和一些体制内的学者、部门斗争,不断地告诉大家中国人口面临的极具严重的危险,甚至因此被有关部门约谈。计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口问题,研究越深入,涉及的利益发现越大。比如,在我们认为中国人口出生率实际已经很低,呼吁至少放开二胎的时候,中国人口学会的会长翟振武写了一篇文章预测,如果全面放开二胎,中国人都会争着生孩子,年出生人口高峰会达到万人,等于下至15岁的幼女,上至50岁的大妈都算上了。这种吓唬虽然缺乏基本的常识,但效果很有成效,决策者一看一年生这么多人,立即打消了全面放开二胎的想法,出台了不伦不类的单独二孩政策,结果人口出生率继续下滑。从计划生育到鼓励生育,这种理念的转换还需要我们继续呼吁,继续给大家普及常识,毕竟在中国很多人的观念里,“人多是负担”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好在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的观念已经转变过来,我们相信,取消计划生育指日可待。但是,鉴于目前的人口状况,现在彻底废除了计划生育,如果没有更多的更有力的鼓励措施,降低大家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消除生孩子的鼓励,生孩子的意愿仍然很难回升。生孩子也不是为一些人再次提供发财的渠道。从工资里扣生育基金本质上就是罚款。放开计划生育,应该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但一些人绝不能在这上面打发财的主意,绝不能变着法子又想收钱,从个人工资里面扣生育基金这种想法无耻到没有下限。最后我想说,中国人口面临的严峻态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很多,今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的状况比去年还要糟糕很多,下降幅度至少在10%以上。一定要抓紧构建鼓励生育的公共政策体系,在产假、孩子入托、幼儿教育、家庭负担减轻、税收减免、财政鼓励上下大功夫。以前搞计划生育的也不要担心失业,鼓励生育的工作量是远远大于抓计划生育的工作量。国家应该搞一个人口“四万亿”计划,拿出四万亿,为鼓励大家生孩子买单,这些钱哪里来?裁减行政人员即可,压缩行政经费即可,千万不要想着在别人工资里扣生育基金这种歪主意。

(马光远介绍: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

中天君

赞赏

长按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zz/2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