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有人在江滩卖号称武汉最贵的ld

上周去江滩吃饭,车路过四爷门前,忽然瞥见了这么一张红艳醒目的新海报。“虾球王”,“特别大”、特别贵”,什么?嚣张,四爷又在搞什么鬼?上次吃涮羊肉时,我听他嘟囔了一句,等夏天要做虾,就做个拔头份儿的厉害虾。没想到他真来了这么一手,他正好在店里,笑眯了招呼我进去坐,吩咐沏上一杯香片。“没错,我们就是要做武汉最贵的麻辣虾球,就做这一种!你吃了就知道了,保管你拍着大腿说,值!”叫板儿么不是?他说特意找武汉的厨界老辈儿问过,武汉人从根儿上最爱的小龙虾吃法。答案是,麻辣虾球。人家说,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武汉里巷还在睡竹床的时候起,师傅们都是打赤膊在煤炉子上架个黑黢黢的锅子烧虾球。至于后来流行的油焖大虾、蒸虾、烤虾……那都是后话。“那时候宵夜集中的摊子,最热闹是六渡桥铜人像旁边的位置,大排档主打的菜就是虾球和毛豆。”可他按大众的武汉虾球排行榜从第1名吃到第10名,却失望透顶。“不是用的冻货就是拿快死的虾子剥的,太小了,拿最差的虾子剥虾球,纯粹为了节约成本……而且大多数喜欢给重油重糖,偏甜偏油,吃了几个就腻住。”武汉找不到,四爷爱琢磨,四处打听,湖北哪里有驰名虾球?有朋友带他去襄阳,说当地有个做了十几年的老牌虾球王,叫“这里香”。价格真贵,一盆虾球卖元,属于宵夜里的高消费。从下午四五点钟到凌晨两三点,一桌接一桌翻台……“当地人不嫌贵,喜欢在大排档里招呼朋友,六个人一桌点四盆虾球,再搞点卤菜和烧烤啤酒,随随便便结账两千多,吓不吓人?”“你吃了,那个虾球到底么样咧?”“还行,不过我觉得口味偏重了一点。”四爷越想越兴奋,“从食材到作料,都有升级的空间。”回到武汉,他从玫瑰街“挖”了一位重庆籍贯的李师傅,掌勺烧虾十多年,尤其麻辣香料用得好。前前后后反复测试,实验烧了超过斤的虾子,终于令他满意,定型出炉!定价元一份,顶配豪华版。“来,给小蛮老师烧一份尝尝。”我飞速给武汉某小龙虾名店下了一份外卖单,订了一份80元的人气“虾球”,对比看看。我刚落座,师傅笑眯眯端着一箱张牙舞爪的活小龙虾进包房,“请客人验货,的大青,只只活。”(这一箱5斤青虾,仅做一份虾球的量)啥?验什么货?四爷解释说,“我们试了的,必须客人到店后,活虾现点现剥才好吃。”“如果头天晚上或者早上提前剥出来,肉的口感就垮了,有的店会用糖和碱勾兑的水去泡它,但也比新鲜的差远了。至于冻货的肉,是渣渣。”的大青,又是什么黑话?“大青是指小龙虾的品种。”四爷喊厨房拿出另一种红铜色的大钳子虾,特意给客人辨认对比准备的。“喏,这种叫夹板青,我们不用它。壳厚尾巴短,肉粗糙,但生存能力强,长途运输能存活一个星期,所以北京簋街论只卖的,其实多是夹板青。”“懂虾的人吃青虾,比它贵一倍。你不要看它长得肤色黯、夹子小,但你捏捏,它壳薄,肉嫩又肥,最好的产地是潜江,不耐长途运输,我们每天师傅手挑进货,挑青虾。”我看了半天,确实,俩虾腰线有高低,花纹艳丽的夹板青,身材比例不怎么好,尾巴短;而青虾属于“大长腿”型。(右边是夹板青,尾巴短。左边是店里用的青虾)“是指它们的大小区间,指7钱到9钱的大虾。我拿个称给你,你随便挑,我们的虾基本接近1两1只。武汉大排档卖的虾球多用那个低档次的。”三个阿姨埋头剥虾尾、除虾线……10分钟,一大箱利落地变成了一大盘,一团团晶莹雪白的虾尾肉,裹在闪亮的红黑盔甲里。虾选到几无对手,最好的香辛料又会用到哪些呢?“茂汶产的上等红花椒,汉源产的大粒青花椒,大SIZE的紫皮独蒜,比山东大姜更浓香的小土姜。”两种花椒每斤单价都上了百元,好的花椒,煸炒易出香,而且后味不苦。“我给你算算成本哈,的大青虾市场价60元一斤,整5斤做一份虾球就是元,还不算阿姨们的工钱;这两种花椒各用足1两,成本就是20块;每天得为烧虾球炖一锅清鸡汤……”(堆得满满的香辛料,全倒进去了)大师傅烧虾球很快,15分钟急火快攻,中途参入的有一大勺猪油、小半锅清鸡汤、一整瓶啤酒……还有师傅密不告人的一桶自制烧虾酱。出锅!锃亮的大铜盘颤巍巍端上桌,一座红艳油亮的“虾球小山”,椒香扑鼻。整整75只大青虾的贡献。正好我叫的XXXX名店虾球外卖到了,众目睽睽之下,双方在一只瓷盘中残忍对决:四爷的虾球,超大尺寸的臀围以绝对优势碾压对方,阵容豪华的它们,简直是虾球中的卡戴珊家族!!

换个角度再看看。

从高空整体俯拍双方阵容,像国家队VS村代表队。师傅细心地为每一只圆滚滚的球划开了口子“咧嘴笑”,戴上手套,一剥就开。三只指头抓虾球,唔,感受新鲜尾肉的饱满口感,真是一粒讨人喜欢的小肉弹。圆滚滚的大独蒜也烧得软糯甜美。还没吃到第三颗大虾球,麻酥酥的感觉,在口腔里越来越汹涌,一浪高过一浪……天哪,拜二两花椒所赐,滋味深深浸入到了虾肉里,让它活生生成为一大盘“麻得跳”!辣味倒不那么凸出有攻击性,裹着一股薄皮青椒带来的清香。麻,最撩人,它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触觉。吃得耳热心跳,不肯放手。恐怕我吃到了武汉第一麻的虾球。桌中央的炭炉上,一锅乳白色的羊汤汩汩滚沸。四爷盛了一小碗,撒上葱花和胡椒递给我,“喝碗热羊汤,解解麻辣。”哎,它看上去几乎没有油花漂浮,喝起来清爽不腻,浓郁醇香,没有旁的杂味,好汤!怎么熬的?四爷是北京人,聊起羊汤他是行家,“这是夏季羊汤,和冬季羊汤最大的不同是去油。半扇羊下锅前,连皮带油都去除了……你喝到的一点子油水,是骨髓和羊头熬出来的。”“店里涮羊肉用的是小尾寒羊,属于绵羊;煲这汤必须用山羊。”“发现你们湖北的郧西马头羊特别好,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本来就肉质细嫩膻味儿小。我们连肉带骨又用流水冲了一天,血水基本干净了,葱姜蒜料酒啥都没放,就一点盐。”“怎么透着股奶香味儿?”“我告诉你一个关窍,关火前最后1小时,把羊脑下下去。”我不止一次听北京的朋友说,北方的三伏天羊肉馆都是满座的,按传统“夏吃伏羊”,空调房里呆久了,喝羊汤发汗驱寒。所谓“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四爷擅烹羊,他又新制了一道风味时髦的“手切羊肉”,入口冰凉柔韧,有类似香茅的木姜子油香气,混合青柠的果香与柠檬的酸爽,开胃醒脑。“这是杂拌儿肉,有腿肉有肋骨肉。过日子得算计,羊骨炖汤,羊肉白切,得,把一头羊吃干干净净的。”爱啃筋头巴脑“骨头肉”的朋友们,店里新出一道辣卤羊蹄,蹄选得肉头,炖得足火,粗壮的筋络软烂得像果冻一样,下酒好菜。除了烹羊,凉菜和烧烤,四爷都懂行。尤其说烧烤,不论是烤骨髓/烤牛筋/烤腰片,他舍得切大块儿,给比别家都好的料。我回回必点吃口脆甜的“乾隆白菜”,这回在它隔壁发现一盅呆萌萌的“芝麻酱”,哪道菜的蘸料?“不是,它是麻酱茄泥。”一抿即化的绵软茄糊,喜欢啊。……出门时,我问四爷,“皇帝虾球”还有没有空间继续升级?他把手一摊,就像那些做面的,往里头使劲加海参加鲍鱼……那就跟虾球本身没关系了。我说顺道去江滩看船消食,四爷塞给我一盒他爱吃的“老北京酸奶”(店里有售),刚想表扬他周到。“你要是有外地朋友来武汉,记得跟他说去武汉最美的江滩玩,来我这里吃武汉最棒的极品麻辣虾球呀!”餐厅:四爷涮肉价格:元/份(皇帝虾球,1-3人份)营业时间:11:00-14:00,17:00-22: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jt/8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