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政策或全面放开不生二孩交罚款

人就是这样被政策呼来唤去,而人的权利(比如生育权)又如何被保护、被尊重呢?有些官方学者、智库建言的根本出发点,是政府的政策变化由公众买单,这是以官方名义的公开掠夺!

江苏《新华日报》年8月14日刊出某产业经济研究院的文章《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

文章的论调显然是政策建言,但看后让人倒吸凉气,新的政治任务又要下达了?

现行的“二孩政策”似乎没有达到人口增量的预期。

年中国大陆全年出生人口万,比上一年减少了63万,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导致的出生人口高峰很可能已经过去。

不让多生曾是政治任务,如今疑似要发生历史性的倒置倾斜——少生不行!生二胎可能要成为新任务。

《新华日报》的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提出放开生育政策的保障措施,其中最令人玩味的是:

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

“生育基金”的提法相当于社保中“生育”项的加强版,而且是强制征收。

也就是说,不生二胎(含)以上,“生育基金”就等着退休再取了。

按照知名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年8月17日发表的《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一文中的说法,“生育基金”就是变相“罚款”。

过去是超生罚,现在可能变成少生罚!

政府若干年前制定计划生育政策,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控制生育的强制性手段。如今风声变了,又要强制性放开。

人就是这样被政策呼来唤去,而人的权利(比如生育权)又如何被保护、被尊重呢?

有些官方学者、智库建言的根本出发点,是政府的政策变化由公众买单,这是以官方名义的公开掠夺!

经济发展与民生的摩擦再次跃然纸上,但经济、社会形势对民生的限制又是无法忽视的。

马光远的评论入木三分:“如果没有更多的更有力的鼓励措施,降低大家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消除生孩子的鼓励,生孩子的意愿仍然很难回升。”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获评腾讯教育“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一点号“年度耕耘奖”、搜狐“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

赵刚Andrew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忌食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zz/2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