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狗车
□王文澜
——谨以此文献给阳光明媚的-07-28
儿子儿媳的完婚之日
对于生来怕热的我,兰州这个夏天真的不很热。
温柔的夜色里,清凉的晚风不时掠过。漫步在被我称之为“夏宫”的这座浓荫蔽日的“第一花园”,满心道不尽的惬意。
夜幕中的苍穹深邃得出奇,能看到夜空里很多的星星。西天低低处,是那颗耀眼得像是作了假的、不像星星的星星。我指给她和孩子:“那是金星,天空中最亮的一颗。看看,还有南边和东南边这两颗,差不多比得上金星一样明亮的,也是咱太阳系的……”
儿子停下脚步,专注仰望金星,惊奇地发出一声赞叹:“咋离得这么近啊,像是一盏明亮的灯,不像星星的。”
仰着头的儿子,那神情,那模样,瞬间像是退回到了儿时的样。
行走在如此温馨宁谧的夜色里,我被拽回到往日时光,再次想起儿子的童年。捎带着,也想想自己的童年。
童年
儿子的童年比我的童年富有,因为他有玩具,虽不多,但至少有那么三五样的。不像我的儿时和儿时的我,很贫穷,差不多什么都没有。仅有的,就是自己亲自动手制造的那两样“手工制作”——一件木头削成、画了一大一小俩眼睛和小小嘴巴的玩偶娃娃,另一件同样是就地取材,精心削成的木头小手枪。不能遗漏的事件:为制造这把木头手枪,偷了在外工作的父亲孝敬爷爷新买的那把锋利无比的剃刀,结果“呲溜”一下,差点削掉我一根指头——第一次看见自己那么多血的一刻,我真以为我马上就要死了!哈哈,此刻,瞅瞅我左手食指留下的明显刀疤,依然有种压不住的心惊肉跳,手指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哆哆哆嗦一下。
儿子不多的几样玩具中,最让他爱不释手的,莫过于那架精致有趣的狗车。狗车,顾名思义,就是狗拉的车。上满了发条,那只小狗便拉了四轮狗车走得像模像样。狗车不大,从狗头到车尾通体也就二十公分尺度。车上坐着有模有样的小绅士,脸上露出夏日阳光沐浴过的喜悦,你看那副清新滋润的神情,好不神气,嫣然赶了狗车去会女朋友的样。这件宝贝,是我的一个亲亲的学生来看儿子的时候送的。那年月,能送这样一部小小狗车,不简单,算是满有交情的那种。作为儿子童年最美好的记忆,退休之后的狗车本应该郑重保存下来,进入儿子的经典收藏的,可偏偏不知后来被弄哪去了,而今想起真是个错——我这当爹的,从来缺乏“文物”保护意识。
儿子对这架狗车那是少有的情有独钟。家里来了客人,第一件事便是津津乐道,全力炫耀狗车。展示狗车是儿子那个年月的一件大事。以至于前不久遇到一位二十多年不见的朋友,一见面便乐呵呵说起儿子的狗车来:“哈哈,迷恋狗车的孩子该是大学毕业了吧?”我不无自豪滴告诉他:“何止,博士读完,做音乐学院的老师了。”
童年
想起那时的孩子,真是穷巴,根本就没有什么玩具可言。孩子穷,说白了还是做父母的穷。钱包瘪了,视野变得狭窄,观念和意识也就不知不觉穷得跟不上趟了,像是压根想不起给孩子买个什么玩具。好在孩子并不觉得自己穷,从不缠着爸妈给他买玩具。现在想想,生来听话的儿子那会儿可能觉得自己蛮富有——除了狗车、积木、画笔啥的不多几样简单玩具,他还有别的兴趣别的玩头。自己看童话故事是其重要一项,而晚间定时定点听音乐听故事,更是他每天的隆重项目。
晚间故事,是孩子每天最为开心的期盼。记忆中那套配有世界名曲的童话故事,真是精彩。而今孩子熟记许多世界名曲,其中一部分正是从那里听来的。现在想起来,儿子那时的自觉真的令我心生感慨,深感欣慰。我至今清晰记得那时的情景:每天晚上到了就寝的时候,他会很听话很利索地躺到自己的小床铺,自个儿打理将被子盖得好好的。等一切准备就绪,然后神色喜悦地请我们开始给他讲故事或听音乐或播放配乐童话,直至在美妙的乐声或是童话故事伴随下,进入童话一般的梦乡……
儿子小时候真算得上乖孩子。记得有一会,因为我和妻子都忙,孩子发烧咳嗽没法上幼儿园,我们就把小家伙一个人锁在家里,且特意安排:自己操持听录音机。等我们中午下班回来,孩子一脸认真地告诉我们:他把车尔尼的和两个盒带翻来覆去听了一上午,还津津乐道带表演地给我们描述他在乐曲里“听到了”什么。记得我们当时一副乐得了不得的样子。而今想起,只觉得后心一阵阵发凉——我们太疏忽也太无知,把那么小孩子留在家,做父母的毫无安全意识,满脑子进水缺氧的节奏……
少年
儿子的童年,不是一般的爱读书,爱听音乐。比起儿时酷爱读书却难得有书可读的我,儿子真的挺幸福,因为他的童年根本不愁没书可读,所以他读了不少的书。但谁都知道,有书可读和爱读书,那是两码事。有的人,拥有堆满屋子的书,却不见得他喜欢读书……等儿子一天天长大进了中学,功课太忙,反倒没有时间能像小的时候那样读书了。再后来,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专业学习太忙或是“术业有专攻”的缘故,似乎也不像小的时候或是我理想中所期盼的那样,听那么多音乐了(特别提示:如此评价的参照对象和标准,是几十年如一日疯狂听音乐的他爹)。有时想来,人还是不要长大的好。
儿子爱读书,音乐听得也不错,但学习钢琴的势头,我这当爹的不敢太多恭维。他是五岁开始学的钢琴。总体讲,弹得不好不赖,初中就过了相对严格的中国音协十级,还获得过少儿珠江钢琴比赛二等奖。后来考中央音乐学院那一阵,同专业考生中钢琴得了第二,懂行的明白,那算不错的成绩。即便这样,我清楚,儿子对钢琴从来没有打心底里特别上心深爱过——尽管学琴十多年,从来没有过跟我们提抗议的记录。不像我听朋友说过的一个熊孩子,看到邻居家的娃学琴,立马叫嚷着让妈妈给他买了钢琴。可琴买来学了不到一个月,就像是犯了魔咒似的,直接告诉父母:再逼他学那破玩意,就拿大斧头“啪、啪、啪”,劈了!吓得那母亲赶紧卖了“那破玩意儿”了事。我从来认准一个理儿:任何东西,若不是像我写小说、像你谈恋爱一样,一头栽到里面拔不出来的那般上心和痴迷;若不是处于绝对的热情忘我犯神经状态,那就压根算不上是真爱。任何真正的动心真正的爱,只有一个答案:必须热恋一般完全彻底毫无旁骛。正是依照我这样的标准,我说孩子对钢琴没真爱过。这不奇怪,就像是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琴童那样,压根找不见一个是完全主动的。
言归正传。儿子童年的真爱,当属狗车。理由简单:物以稀为贵。这话,也就在这里悄悄说说,不能让儿子听见的。
几年前,在一位相当有身份地位的人家,我见到了她家孩子的玩具,那阵势,实乃让孤陋寡闻的我大开了眼界:一座若大的房间,地上、博物架上,到处都是孩子的玩具——大小不等的汽车、火车、飞机、坦克、轮船等等诸如此类,品种齐全,玲琅满目。据说现存只剩下一二百——因为摆置不下,另有数量可观的部分已送人或处理……瞅着一屋子让我眼花缭乱脑洞大开的玩具,我在想:如果玩具的数量跟孩子的幸福值跟孩子的智力开发跟孩子将来的成功成正比,那这孩子未来的一切将是何等的壮观呢?
-07-28婚礼
相比之下,想想我这当爹的,实在是贫穷和寒碜了孩子的童年。
我认同老乡马光远先生的那句话:“我永远诅咒贫穷”。——不光是马光远,凡是曾经穷怕了人,恐怕没有人不诅咒贫穷。贫穷是令人厌恶的,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到曾经的贫穷。
可不知为啥,我又觉得曾经的那番贫穷所造成的,并不完全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坏事。所以我想说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贫穷里走过的路还有发生在那贫穷路上的一些人事,往往会成为令人刻骨铭心的,甚至是无比美好的记忆。如果硬要说贫穷岁月里没有过令人怀念的美好,那才是真正的胡说。
-07-30写作-07-30插图作者简介
王文澜,笔名牧心、牧雪夫。西北师大音乐学院教授,博士。音乐作品获群星奖、敦煌文艺奖等众多奖项。热衷文学,出版小说、散文等著作14部,待出版6部。
主编:文化妞(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斑蝥酊斑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