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建美国厂雇美国人买美国货

特朗普的“嘴炮”取得了最新的战果,英特尔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投资70亿美元建厂。

为鼓励美国企业在各州投资建厂,特朗普表示,新政府将大规模减税和放松监管,并对生产外迁的企业征收高额边境税,特朗普称,会与国会合作,将企业所得税税率降至15%至20%的区间。

2月9日《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邀请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和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和我们来共同探讨,寻求制造业回流将对未来的美国经济带来哪些新变化?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1特朗普和奥巴马政策有何不同?

马光远(央视财经评论员):制造业回归政策一脉相承

特朗普很多政策都在推翻奥巴马的,但是这个政策应该说一脉相承,而且他干的更加彻底,包括从以前的那些一般的制造,到今天英特尔搞高科技高端制造的回归,效果都比较明显,大家看到振兴美国经济的关键地方在制造业,我觉得这个政策对我们来讲启发是非常大的,恐怕英特尔不会是最后一个来表态的,恐怕还有其他技术企业来表态。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特朗普的政策:胡萝卜+大棒

奥巴马一直在搞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包括特朗普搞的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不只是从特朗普开始的,在奥巴马时期这八年,差不多每四天就有一项新的贸易保护政策出台。特朗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胡萝卜一个是大棒,所谓大棒就是除了英特尔以外,福特公司也号称要搬回来,把墨西哥的建厂计划取消掉,因为特朗普说如果你要是不搬回来,我就要对你出口的商品惩罚35%的关税。所谓胡萝卜,比方说美国技术联合公司下面的一个公司,为什么要搬回印地安纳州,是因为当地开了十年给它万美元的减税政策,所以一方面特朗普对他们既恐吓又有甜糖吃,另一方面美国的政商关系也是很强的,企业家当然要看新任总统上台多少给点面子,跟个风向的。

马光远(央视财经评论员):美国依然是制造业大国

我们对美国的制造业这么多年以来有一个误解,认为美国人不搞制造业了,美国制造业一直很强,比如我们按照GNP去算的话,它应该仍然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因为它的制造业很多都是分流到全球各地,产业漂移的过程中,大量的产业进行外包,但是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我们现在按照GDP去算的话,它仍然是制造业大国,我看了一些产业分类,在所有的产业里面,服务业第一,但是如果细分产业的话,美国的制造业现在在所有产业里面占GDP的比重仍然是第一,当然它的产值跟服务业比不断在下降,但是它的就业下降更快,所以特朗普跟奥巴马最大的不同,不仅仅把制造搞回来,还要把就业拉上去。

2特朗普政策能否挽救就业?

在《央视财经评论》栏目现场,主持人提到,从年到年美国制造业的岗位减少了万个,年到年美国制造业稳步复苏,但工作岗位仅增加了76.2万个,中间有很大的差距,到了年,美国制造业岗位仍比年少了万个。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提到,如果从年到年算的话,实际上在那差不多十年间减少了万个制造业的岗位。

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补充到,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最高峰的时候接近万,现在最低的时候可能下降9%,就是占就业的比重只有9%。

路透财经评论员陈一佳也和《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进行了连线,谈了她的看法。

陈一佳(路透社财经评论员):海外公司加入美国制造大军

除了昨天英特尔要在美国建厂的消息之外,在特朗普大选获胜之后有很多的企业,都宣布要在美国办厂,除了福特以及空调制造业凯瑞尔这样的美国企业,放弃了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回归美国之外,还有很多的海外公司也加入了美国制造的大军,比如刚刚夏普也宣布可能在美国投资70亿美元建厂,甚至包括三星也在考虑在美国办厂的可能性。

陈一佳(路透社财经评论员):美国企业最终在哪里办厂是经济问题

回归美国制造是特朗普在大选的时候就主张的重要政策方向,他的核心就在于要为美国的蓝领阶层,也是特朗普的核心选民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刺激美国政策,他在说服企业的过程当中主要也是通过对于经济政策做一些承诺,第一他是提议对于在海外生产的产品,在进入美国的时候的增加边境税,这样这些产品在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竞争力就会降低,而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会缩小,比如说他提议对于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在进口的时候增加的关税要有35%,没有汽车企业会愿意承担这样的压力,第二个就是他承诺要降低监管,变相的降低在美国生产的成本,以增加美国制造的吸引力,第三个就是他承诺的降低企业的征税,也是增加这些企业在美国生产时候的利润,比如说花旗就预测,如果按照他的承诺对于企业的征税降低20%,标准普尔企业可以增加的盈利达到9%,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最后还是一笔经济账,爱玩这些社交媒体政治的特朗普来说,他还有一招通过推特对这些企业增加压力。

根据在星期二拿到的最新数据,在年的时候,美国对外贸易的逆差是达到年的来新高点,主要的压力就是来自于商品贸易的逆差,而美国制造是不是能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引起很多的争议,对于美国产品现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还是面临几重压力,第一强势美元正在降低美国制造的竞争力,第二个就是美国的劳工成本相对还是比较高的,第三个就是如果美国增加对于其他国家产品进口的关税,那么美国产品在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也革命会面临更高的税率,那在权衡各种各样的利益之后,其实还是有不少的企业,还是要把他们的生产转移到外海,所以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最后在哪里办厂在哪里生产还是一个经济问题。

3特朗普的举措,能不能够改变贸易逆差?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特朗普举措蕴含悖论

我觉得其中其实蕴含悖论,如果像他做的这样胡萝卜+大棒,短期来看是可以把这些企业吸引回来,或者逼迫回来都没有问题,但是你会发现在墨西哥边境修一道墙,这句话说完了以后,墨西哥比索马上跌了50%,那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变得更强势了,既使他增收35%的关税,墨西哥的成本如果从那再建厂再进口仍然会比在美国便宜,如果实行这种贸易保护主义,会导致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或者它的币值上升,因此反而又会影响它的贸易,所以说这本身就存在悖论。

马光远(央视财经评论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制造业很重要,能够回来的应该回来,但是我不觉得所有的都能回去,因为企业会算这个账。全球化的分工进程不可改变,第二点他讲我既要增加就业,又要减少贸易逆差,又要把别人占的便宜都争回来,我觉得这是不可能所有的都会做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一定会付出代价。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制造业就业可以带动其他岗位就业

制造业确实很重要,美国自己有过一个测算,一个制造业的岗位,能够带动1.7个其他的岗位,还有研究机构的报告,一个制造业的岗位可以带动大概3.7到3.8个其他制造业的岗位,另外哈佛大学也有一个研究,如果想获得高端技术创新的话,必须有一个制造业所带来的知识的更新和积累,不能一步到位。高端制造业美国从来都是很强的,包括基础创新,包括产业链整合,包括企业运营管理,以及跟智能制造的结合,实际上在全球都属于领先的位置,现在这个制造业回流实际上有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希望把低端的制造业也回流。

小伙伴们,央评的粉丝群已经开始建立啦!想和全国的小伙伴交流对经济生活方面的看法吗?想和最权威的专家交留自己的观点吗?快来添加小编的







































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xiae.com/wtzz/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