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马光远是中国知名经济学家、财经人士。他这个讲话,通俗易懂,道出了中国经济的真相,与我们平时在主流媒体上看到的完全不同,颠覆大多数人的认知。
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首先声明,我无意唱空或者抹黑中国经济,只是认为,有必要更客观地看待中国过去近40年的时间里真正取得的成就、原因和差距。因为我发现,有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中国为什么取得成功,以及中国还有哪些不成功。
中国经济的增长故事一直被视为“奇迹”,但事实上,中国过去40年的增长故事和东亚很多快速增长经济体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把中国放在东亚快速增长经济体中,中国不算最成功的。如果按照人均GDP的增长去衡量,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经济体。而中国用了近40年的时间,在人均GDP上取得的成就远远落后于韩国、日本等经济体。这是事实。而且,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仍是一个未知数,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当年日本、韩国等国家。说中国经济的增长并非是什么奇迹,就是告诉大家,中国人很聪明,只要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就一定也能取得成功,但不要认为中国走了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
年以来,很多人对中国经济表示了焦虑和担心,特别是在宏观经济数据下滑,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我的不少同行讲了很多危言耸听的话。比方说,有人讲 会改变中国的国运,还有人讲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可以洗洗睡了。
可以说,整个年,我们是在各种专家言论的恐吓下,好不容易活到今天的。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你们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千万不要听专家的,除了我。
那么,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在这里,我想从一些常识出发,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看经济。
老祖宗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应该辩证来看,比方说在介绍宏观经济时,我们经常会用到两个词:形势和危机。
什么叫形势,形和势是两个字,一个是“形”,指的是现在,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经济,另一个是“势”,指的是未来,说的是中国经济的大趋势,形不好不代表势不好。危机呢?老祖宗在创造这个词的时候,主要告诉大家危险里边有机遇。
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可很多人连这个常识都搞不清楚。
低估中国经济,
是过去40年的 错误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挑战,但真的会像某些人讲的那样,被彻底打趴下吗?
在这里,我不妨先讲一段历史。我梳理下来发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一共经历了四次比较重大的挑战:
1、上世纪90年代初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这可能是中国人自改革开放以来 次听到有危机这回事;
2、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次危机让不少中国人感受到危机就在家门口;
3、10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爆发以后,中国人开始明白自己也处在危机之中;
4、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摩擦。
这四次大的挑战,最起码我可以告诉大家,前三次挑战以后,中国经济非但没有打趴下,反而是在经历短暂的下滑以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每一次挑战过后,中国经济都实现了一个巨大的反弹。
这是历史事实。
比方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紧接着便是小平同志“九二南巡”,中国的市场经济由此往前迈了一大步;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朱镕基担任总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往前推了一大步;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跟前三次危机比,当下的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真的不值一提。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恐惧,为什么这么没信心。你们还是中国人吗?
过去40年,人类犯的 的错误是什么?我告诉大家,是严重低估了中国经济。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很多数字,我们以前只能在梦幻小说里面看到,现在都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但我们能有今天也是相当不容易,你们不要觉得40年就这么平稳地走到今天的,并不是!
过去40年,有多少人不看好中国,有多少人每天都在谈中国要崩溃,中国要完蛋,中国经济要如何如何。每一次中国经济遇到问题,总有人跳出来讲中国要完了。40年过去了,那些预测中国经济要崩溃的人,自己却先崩溃了。
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只有亿,在广东可能跟某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镇差不多,到了今天,这个数字超过了82万亿,简单算术,涨了多倍。
很多国际同行,在跟我交流中国经济的时候,老给我讲中国人爱吹牛,我每一次都质问他们,你告诉我,中国人吹的哪一个牛没有兑现?中国人吹的每个牛都实现了,而且是超额提前完成,我们的每个五年计划、十年计划都完成了。
我当年也吹过一个牛,年的时候,我和同事接到一个任务:预测中国汽车产销量什么时候突破万辆。要知道那会我们的汽车产销量只有多万辆,领导给我们交这个任务的时候,特别提醒说,你们要乐观一点,胆子大一点,意思是你们一定要吹牛。
我们当时绞尽脑汁地吹牛, 提出中国汽车产销量年的时候能够到万辆。这个数字放出来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骂我们不要脸,因为他们觉着没可能。
实际情况如何,中国汽车产销量什么时候到万辆的,9年,比当年我们吹的那个不要脸的牛提前了21年。现在中国汽车产销量接近万辆,20年前谁能想到?
中国经济过去40年爆发的力量,是原子弹的力量,不是普通炸弹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为什么低估了中国经济,特别是那些每天吓唬大家的专家,更要反思!这个错误,我们不能再犯!
遗憾的是,我发现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认识,专家们仍然在不断地犯错。
比如说,17年年底,很多专家对中国经济特别乐观。为什么乐观?因为年底的时候,中国经济表现特别好,达到6.9%,是近三年来表现 的。
所以,不少专家变得很乐观,预测年的中国经济会特别好,有人说中国经济已经告别L形的底部,又要开始往上走了,还有人讲中国经济新周期到了等等之类的。
但是到了年,当数字往下走的时候,我发现市场上对中国经济最悲观的人,跟年预判年中国经济最乐观的人,竟然是同一批人。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过去吹过的牛,可以装做不知道,但你现在每吹一个牛的时候,都必须记住,网上有记录,大家可以查到。
短期看,
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
年中国经济为什么出问题?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年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人捣乱。
对这个判断,我不是很同意,为什么?因为我们在17年年底预判中国经济的时候,就认为下行压力已经很大。下行压力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中国经济自身的原因,既有周期和转型的原因,又有政策的原因,多种因素叠加致使中国经济乐观不起来。
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后,我也写了几篇文章,主要观点有三个:
,贸易摩擦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关系在悄然发生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经济实力的实质性提升;
第二,我认为这个事一定会通过谈判解决,因为打 对谁都没好处;
第三,从长期来看,这个事本身不可能通过谈判解决,为什么?因为涉及到其他很多很多的问题。但短期来看,这件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
7月6号这一天,中美双方开始互征关税,到今天差不多半年了。
这是当时美国《时代周刊》发过的一张图片,图片上面是美国一艘装满大豆的船在中国黄海,以很快的速度往前跑,这艘船要在北京时间12点以前赶到大连,因为过了12点就要加征25%的关税。中央电视台听到这个消息后,派船去追,没有追上,因为跑得实在太快了。
到了9月18号,双方加征关税的规模达到亿,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我告诉大家,没有多大影响。亿美元加征25%的关税,影响中国经济至多0.1个百分点,0亿美元加征10%的关税,影响中国经济多少,我的观点基本没影响。为什么,因为从年年底到现在,人民币贬值接近10%,抵消了。
贸易摩擦爆发以后,很多专家不断地恐吓大家,将来会怎样怎样。我想告诉这群人的是,你们要算帐呀,你们的数学不是体育老师教的呀!
在谈到这件事时,不少专家还喜欢用一个叫“修昔底德陷阱”的词,大意是说中美要对抗了,美国不仅要打中国,而且要给打趴下,一群人整天在那叫嚣“冷战”。可是,中美两国之间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又怎么冷得起来呢?这是基本常识。
中美两国现在真正的关系是竞争关系,是大国之间的竞争,现在美国把中国看成竞争对手了,以前它不放在眼里。 名跟第二名竞争,这不很正常吗?
竞争无处不在,国家之间如此,单位里边不也这样吗?大家去看,在一个单位里边,一般情况下一把手跟二把手的关系不好,哪怕到是在学校里边,一个班关系最不好的,一般也是 名跟第二名,谁 ,一般是倒数 跟倒数第二,对吧?
真正值得担心的是,贸易摩擦长期演化下去,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长远影响。比如说,很有可能会影响中国的产业链,导致很多企业离开中国,再比如说,也很可能会给我们的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中国领导人想干的事,
基本都能干成
前边我也说了,造成18年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自己,比如说房地产的过度调控,去杠杆用力过猛,以及环保风暴等等。
这一系列举措,带来的是:基建大幅度下滑,汽车销量滑坡,手机不行……这些数据的下滑,同美国人没啥关系。
除了上述指标的下滑,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变化,还在于下半年出现的房地产转折。早前,我一直告诉大家,18年要提防房地产,很多人还不断地忽悠大家买房子,我17年给的建议便是,高净值人士应该卖房子,现在来看,我又对了。
当然,针对上边的这些问题,政府也出台了不少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比如说7月份提出五项举措,10月份又提出四项举措。
我坚定地认为,遏制中国经济下滑,我们有办法,我们有牌。只要意识到中国经济是政策层面出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对政策进行纠偏解决。我们的牌非常多,货币可以放一点,房地产调控可以松一点,基建还可以继续搞,也可以减税。
所以大家看,领导人很聪明,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干。反倒是一些所谓的专家,他们对19年很悲观,都说年中国经济最困难。我坚定地认为,他们肯定错了,因为中国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年我们应该把经济稳住,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从过往经验来看,中国领导想干任何事,基本都能干成,年至今,你算一下,除了足球和股市,中国领导人想干的事,哪个事没有干成?
下一个30年,
最有希望的地方仍是中国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个人开了五个药方,通俗讲就是“金木水火土”:“金”,大规模减税;“木”,基建再上;“水”,货币政策要宽松;“火”,中美贸易摩擦的火要灭掉;“土”,房地产市场要稳定。
我认为年只要把这五副药打上,中国经济没问题。当然, 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了不少针对中国经济下行的举措。
下一个30年,我仍然看好中国经济。
所以,大家对中国经济一定要乐观!
演讲的尾声,给大家提五个建议:
,慢一点,不要那么焦虑,慢下来,不要着急。
第二,淡定一点,我们现在每天听到有很多人在讲成功学、未来学,未来30年会如何如何,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先当下好好活着。
某 前主持人有一句臭名昭著的话,“这个时代在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大家千万不要信这句话,只要你认真地做一件事,时代永远不会跟你说再见。
第三,专注一点,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啥都干,不要今天问我明天哪个产业好,跟你没关系,干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我看了一下改革开放40年,中国死掉的很多企业,都是因为牛X死的,干的事太多,而不是因为专心干一件事。
第四个建议,规模不是重要的,中国大企业已经很多了,有一句广告词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好像做丰胸的,就是说做大很容易,但伟大不容易。我们需要伟大的企业,要让自己变得伟大起来。
一个最有价值的建议,就是活下来。当前中国经济是有一些波折和困难,但是我相信,下一个30年,全球最有希望、最有潜力、最有想象力的地方仍然是中国。
中国将仍然是 赚钱的地方,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活下来,活过这个冬天。如果你在冬天死去,春天就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要活着,祝大家年活得更好!
参考各大机构预测中国经济,谁更靠谱?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实际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的走向。如何平衡“去杠杆”和“稳增长”、“内需”和“外需”、“债务风险”和“流动性”这三大关系,是明年宏观政策的重点。
国内研究人员的主流判断是,我国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对于“去杠杆”,中信证券认为年会更加